
筆者手記:現代農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載體。在打好現代農業攻堅戰中,全南縣充分發揮毗鄰珠三角和山區生態良好的資源稟賦,多措并舉推進農業現代化,打造大灣區農副產品直供基地,讓沃野田疇點土成金,走出了一條老區聯灣區的富民新路子。
春寒料峭,萬物復蘇。早春三月,走進全南廣袤沃野田疇, 現代農業氣息撲面,田疇沃野美景精彩呈現:大棚里一畦畦綠油油的早春蔬菜新鮮嬌嫩,養殖場里豬羊滿圈、雞鴨成群,果園里果農拉枝、除草、施肥一片繁忙,排成長隊的冷鏈運輸車輛緩緩駛離視線開往粵港澳大灣區……全南大地春潮涌動,孕育出勃勃生機。
近年來,全南縣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按照規模化、品質化、標準化、融合化的思路,揚優成勢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農副產品直供地,先后獲評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全省首批美麗宜居示范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縣、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先進縣、生豬調出大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表彰項目縣等系列榮譽。徐徐展開的鄉村振興畫卷,“農”墨重彩書寫下灣區深處沃土生金的動人篇章。
特色農業異彩紛呈
“我公司80%生豬直供粵港澳大灣區,占香港約15%的市場份額,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 全南縣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成立于2005年的該公司是集飼料加工、種豬繁育、生豬養殖、供港出口銷售為一體的生豬養殖企業,是“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中國畜牧業協會理事單位”,并通過了“國家良好農業規范(GAP)一級認證”以及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產地雙認證。2019年,該公司還成功認定為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其兩個養殖小區被海關認定為供港基地。
全南縣現代牧業有限公司供港生豬基地是全南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南縣充分發揮毗鄰粵港澳的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以現代農業為突破口,多點開花拓富路,推動富硒水稻、“高山”蔬菜農業主導產業和林下靈芝、生豬、葡萄瓜果農業特色產業擴面提質,著力構筑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直供基地。2021年,該縣種植16.9萬畝水稻,11萬畝“高山”蔬菜,14萬畝靈芝、厚樸、黃精等中藥材,19萬余畝臍橙、油茶、芳香花木等林下產業,年出欄50余萬頭的標準化、規范化、清潔化的供港生豬,2.2萬畝鱘魚、澳州龍蝦等特種水產,現代牧業躋身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并與金豐生態種養公司被認證為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跳出農業抓農業。全南推出涵蓋蔬菜、糧食、果業、養殖、水產、種養結合等各領域的農產品深加工鏈條,重點打造金苒鴿文化產業科技園和生豬集中屠宰深加工項目,靈芝茶、禾合酒、客家熏雞等精加工農副產品俏銷灣區,穩步打造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鏈,讓越來越多的優質農副產品進入珠三角的超市酒店,出現在粵港澳百姓餐桌。
生產經營提檔升級
工人們在蔬菜立體種植架之間采摘無土栽培的櫻桃番茄,技術人員在調試水肥一體控制設備和軟件。時下,走進全南縣江禾田園蔬菜智能中心,滿眼品種多樣的瓜果蔬菜,處處充滿現代農業的科技氣息。
變傳統零散的生產方式,才能徹底提高生產力。全南縣堅持龍頭企業、規模基地、基本菜農同步發展,江禾田園、自然之星等龍頭企業瞄準全南良好的資源環境、地緣優勢,落戶全南。依托5家蔬菜龍頭企業在技術、管理、銷售方面的優勢,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職業菜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帶動1.8萬戶農戶走好小康之路。有機化、標準化的“高山”蔬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1萬畝以上,年產量達22萬噸,覆蓋60%以上的村。
“龍頭企業除了帶來巨大的投資,更在于帶來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標準化管理經驗,引領帶動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像蔬菜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樣,該縣圍繞供港生豬、芳香花木和林下經濟等特色產業,著力引進培育現代牧業、厚樸公司、純品元、中國網庫等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規模化、品質化、融合化發展。
為完善現代農業生產條件,全南縣設立1.2億元專項賬戶,專門補貼架設鋼架大棚等農業設施,建成蔬菜鋼架大棚面積10200畝;鋪設機耕道、澆鑄水渠,建設1.5萬畝高標準農田,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渠相連的“高效田”,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為促進現代農業生產、加工和市場服務等深度融合,該縣在距大廣高速全南出口1公里處新建了日均吞吐量達600噸的江西供銷(全南)冷鏈物流園。該冷鏈物流園集產品交易、產品加工、冷凍冷藏、加油配套、倉儲物流、食材配送、商業配套為一體的農產品“一站式倉儲中心”,有效滿足該縣生鮮農產品流通外供需求。同時,新建田頭冷庫12個共5802立方米,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突破提升。
農業品牌持續擦亮
“我們每天都要保證2噸有機蔬菜發往廣州、香港等簽約商超。” 自然之星全南有機蔬菜基地負責人李細林介紹說,近段時間香港疫情持續嚴峻,跨境運輸受影響,這使得香港市面蔬菜供應一度緊張、價格上漲。該基地種植的韭菜根莖粗壯、葉片肥美,經過凈菜包裝后,作為高端有機蔬菜每斤菜“身價”高達31.2元,搭乘冷鏈物流成了大灣區食客餐桌上的“新寵”。
自然之星全南有機蔬菜基地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雅溪村,總面積2600余畝,是涵蓋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綜合性有機蔬菜生產企業,被認證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基地遵循近乎苛刻的國家有機種植標準,建立符合有機認證要求的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對生產的各環節層層把關;建立完善的可追溯體系,每份蔬菜都有專屬“有機身份證”,通過掃描二維碼,消費者能知悉農事全過程、生產全流程、配送全記錄。
該縣堅持走規模化、品質化、標準化、融合化發展路子,持之以恒做大做優做強農副產品品牌。作為國家級高山蔬菜標準化示范區,逐步建立“高山”蔬菜質量追溯體系;依托特有的富硒礦物質土壤,大力實施品牌提升行動,認定了5處21個基地富硒產業發展區、8個富硒農產品品牌,“全南葡萄”“全南椏柑”“全南荸薺”等3個地理標志商標獲國家商標局批準,“三品一標”累計達13個,培育的富硒大米、葡萄、馬蹄、靈芝、水果玉米等農特產品,都成了大灣區市場上的“香餑餑”。
觀光農業風生水起
“四季有果摘,全年無空檔。”全南縣城廂鎮黃埠村村民這樣形容家門口的現代生態果園,初春桑葚紫紅,盛夏藍莓上市,夏秋葡萄成熟,冬春草莓飄香……四季輪回勾動游客味蕾。以月秀四季生態果園為代表,黃埠村周邊還發展了石古葡萄、鐵之梁薯業、甜玉米等集采摘、休閑、生態觀光于一體的生態基地。
在發展特色農業,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的同時,全南縣積極探索做強做優農業的新路,以果蔬主導產業為依托,把農和旅相融合,打造面向全國的農業休閑觀光區,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該縣精心打造了南逕芳香小鎮、雅溪古村、沙壩仔神農文化園、江禾田園綜合體、香韻蘭花基地等一批集生活、生產和生態一體的景區、景點,推動現代農業與旅游休閑、農耕體驗、文化傳承、健康養生、生態保護等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農業休閑觀光服務。
隨著觀光農業的發展,當地的農副產品也十分走俏。全南縣積極豐富現代農業“互聯網+”新業態,引進春申堂等企業推進靈芝深加工,中國網庫在該縣設立全國靈芝單品網,年交易額超3000萬元,帶動山里全南、鐵之粱、石古葡萄等20多家本土電商加快發展,185戶,農戶開起農產品網店。
作者簡介:陳志誠,全南縣鄉村振興局。
責任編輯:曹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