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從沙坪壩乘坐軌道列車,20多分鐘就到觀音橋了,以前要將近1個小時。”3月16日,說起春節前新開通的軌道交通9號線,家住沙坪壩區三峽廣場的李女士直呼“方便”。
作為一名軌道交通建設實干者,開啟群眾美好生活新場景,是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軌道交通處處長鄒家駒奮斗的目標:“隨著我市軌道線網不斷完善,整個城市的時空距離將不斷縮小。在不遠的將來,老百姓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工作地點和生活方式。”
今年3月,2021年度“重慶市擔當作為好干部”名單出爐,40歲的鄒家駒名列其中。
把軌道站點搬到家門口
近年來,重慶大力實施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軌道交通建設按下“快進鍵”。
截至目前,全市軌道通車線路達11條,通車里程達417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在建線路達308公里,創歷史新高。2021年,全市軌道交通客運量達11億人次,位居全國第六。
可喜變化的背后,蘊含著城市建設者們的思索與努力。
重慶作為西部地區最早開展軌道交通建設的城市,創造了軌道交通建設最初的輝煌。近年來,隨著城市建成區規模快速擴大、小汽車數量爆發式增長,城市交通擁堵愈發嚴重。2018年,在接到重慶市委、市政府關于提速軌道交通建設的工作要求后,鄒家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為理清思路,鄒家駒和同事們多次組織國內外軌道交通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深入研討,為重慶軌道交通發展出謀劃策。
“我們把北京、上海、東京、巴黎等國內外典型城市都研究了個遍,但對重慶軌道交通未來的發展方向仍不敢輕易下結論。我們白天晚上都在反復思考這個問題,畢竟,這對城市發展太重要了。”鄒家駒回憶道。
歷經數月,在廣泛聽取專家和社會各界意見后,重慶軌道交通建設的發展方向逐漸清晰。
作為長期沖鋒在軌道交通建設一線的“排頭兵”,在操心“大事”的同時,鄒家駒也關注到了身邊群眾的“小事”。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把軌道站點搬到老百姓的家門口。
自2020年開始,鄒家駒率領處室工作人員多次前往中心城區各軌道站點調研,征求周邊群眾意見,報經重慶市政府同意,會同有關單位組織實施了中心城區軌道站點提質增效、軌道與公交換乘整體提升等系列工作。
目前,中心城區軌道袁家崗站等提質增效示范站點已經建成,105個軌道站點與地面公交的換乘條件得到改善,市民平均換乘距離由215米縮短至35米,208條公交線路同步優化,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得到增強。
推進新方法行之有效
“中心加密、兩槽提速、兩翼聯通、外圍輻射”成為重慶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的戰略方向。重慶正力爭到2022年,運營加在建軌道里程突破850公里。
在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經重慶市委、市政府批準實施以后,鄒家駒與同事會同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市軌道集團等單位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組織開展了重慶軌道交通建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前期工作“大會戰”——近20家勘察設計和咨詢單位、近千人的專業隊伍,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完成20余條、1000多公里軌道規劃線路的可研和預可研工作,形成相關研究成果1800余冊。
以這些成果為基礎,重慶軌道交通第三期、第四期建設規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相繼獲得國家批復,為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推動獲批項目建設,加快“藍圖”變現,鄒家駒和同事們直面問題,科學統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重慶軌道交通建設推進新方法——
在堅持問題導向方面,針對軌道建設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建立重大節點、征地拆遷、管線遷改、手續辦理“1+3”推進臺賬,及時化解過程中的問題,建設進度大幅提高。
就堅持目標導向來說,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開、竣工目標,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壓實責任鏈條,杜絕責任盲區和推諉扯皮現象。
而在抓住關鍵節點方面,從群眾關注的焦點入手,以點帶面,帶領大家攻堅克難。
目前,軌道重慶西站已順利投用;軌道交通環線實現閉環運營;軌道交通9號線克服突發問題影響,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通車任務。
“軌道上的都市區”可期
鄒家駒參與軌道交通建設的6年時間,正是重慶軌道交通高速發展的幾年。
作為全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的重慶,已然在完善綜合交通體系、補齊交通樞紐短板上跑出了“加速度”。當下,中心城區“環+放射”型軌道交通網絡正式形成,日均客流量由173萬人次增長到340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比例由20%增加到40%。
與此同時,重慶軌道交通建設正朝著年內通車500公里的奮斗目標大步邁進。
根據規劃,未來重慶軌道建設將從中部槽谷向東、西部槽谷延伸,并擴展至整個都市區,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成為未來的中心任務。
在不遠的將來,不論在中心城區還是主城新區,群眾都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公共服務,“軌道上的都市區”將為群眾開啟更多美好生活的新場景。
鄒家駒為此提前做好了準備。他會同有關各方,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構建旅行時速達到既有城市軌道兩倍以上、設計時速140—160公里的城軌快線系統,快速串聯中心城區三大槽谷,并實現中心城區至主城新區的“1小時通勤”。
在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在主城都市區內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的同時,城軌快線還可實現中心城區和主城新區產業同鏈、服務同標、發展同步。“工作在中心城區,居住在主城新區將不再是夢想。”鄒家駒展望。
事業是奮斗出來的,鄒家駒已記不清加了多少班。“很多要干的工作,沒有先例可循,必須大膽探索;很多問題矛盾,沒有其他辦法,唯有堅持一片公心。”鄒家駒說,未來,還有更多的目標等待著他和同事們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