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軍 陳常柏 李仕成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呈老齡化,進而導致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生率不斷升高。根據近10年來的觀察,發現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一般以翻身轉側困難、后凸畸形嚴重、背部疼痛明顯、椎體活動不利、身長縮短等作為臨床表現[1],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一般以兩種方式為主,即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其中保守治療主要是指口服止痛藥、抗骨質疏松藥物、臥硬板床、背部墊枕等。而手術治療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癥狀,但由于骨密度未改善,易增加再次椎體骨折風險[2],并且術后功能障礙和殘余局部背痛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雖然在術后可口服其西藥,抗骨質疏松效果明顯,但費用昂貴,易增加患者經濟壓力,導致其治療依從性下降。而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的效果并不明顯,無法改善患者骨密度,僅能夠改善臨床癥狀,目前臨床中醫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通常辨證為氣滯血瘀型,在治療方面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雖然能夠達到治標的作用,但未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腎虛脾虛的問題[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火龍灸配合自擬補腎活血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具體內容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1年1~6 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作為研究對象,按電腦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60~80 歲,平均年齡(70.25±4.52)歲。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61~80 歲,平均年齡(70.26±4.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手術區域進行常規消毒和局部麻醉處理,經椎弓根將穿刺針刺入病椎體前1/3 處,再將穿刺針內芯拔出,以完成工作通道的建立。在C 型臂X 線機下采用螺旋推進器將骨水泥灌注進入病椎體內,從而完成治療;在凝固前將穿刺針轉動數圈,確保其與骨水泥完全分離,直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拔出穿刺針,完成傷口的包扎[4]。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火龍灸配合自擬補腎活血湯治療。火龍灸加艾絨和生姜,1 次/周,共治療3 次為1個療程;自擬補腎活血湯藥方:菟絲子20 g,桑寄生20 g,熟地30 g,雞血藤15 g,補骨脂、鹿銜草、當歸30 g,黃芪30 g,骨碎補20 g,肉蓯蓉20 g,淫羊藿20 g,萊菔子20 g,地龍20 g,以上藥方均加水煎煮,取汁400 ml,于早晚分2 次口服,連續治療10 d 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椎體高度比值和后凸角度改變情況、VAS 評分和Oswestry 評分及治療效果、骨密度水平變化。效果判定標準[5]:患者治療后骨折愈合,并且椎體形態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視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骨折基本愈合,椎體形態和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明顯改善,視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以上指標均未出現明顯變化,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椎體高度比值和后凸角度改變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椎體高度比值和后凸角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椎體高度比值大于對照組,后凸角度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椎體高度比值和后凸角度改變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椎體高度比值和后凸角度改變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n(%)]
2.3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和Oswestry 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VAS 評分和Oswestry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Oswestry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和Oswestry 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和Oswestry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4 兩組骨密度水平變化對比 觀察組骨密度為(0.76±0.02)g/cm2,對照組骨密度為(0.53±0.08)g/cm2;觀察組骨密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人由于其骨轉化量大,骨生成量小,常引導起骨質疏松。老年骨質疏松在中醫學中屬于骨痿范疇內,內因為腎虛,外因與外傷、風寒濕邪存在密切關聯性[6]。該疾病主要是由于腎精虧虛、腎氣不足所致骨髂失養、骨髓失充,嚴重者腰脊不舉。骨質疏松主要表現為骨總量減少,骨密度降低,骨的微觀結構完整性受損,脆性增加,在外力作用下極易發生壓縮性骨折。自擬補腎活血湯具有壯腎陽、補命門、填精髓、健脾胃、堅筋骨、通經絡、滋補陰血等作用,而火龍灸作為督脈大灸,具有通經活絡、固腎壯陽、調整陰陽之功[7,8]。將火龍灸和自擬補腎活血湯聯合用于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能夠達到標本兼治、內外兼治的目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椎體高度比值大于對照組、后凸角度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Oswestry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骨密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火龍灸配合自擬補腎活血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效果顯著,并且無毒副作用,能使患者骨密度得以提高,并且對于預防并發癥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能夠使患者口服抗骨質疏西藥治療的經濟壓力得以減輕[9-11]。特別對于火龍灸,該種治療方式簡單易學,適合中老年人在家自己操作,而自擬補腎活血湯可制成顆粒劑或超微飲片,適用于患者長期口服[12]。
綜上所述,火龍灸配合自擬補腎活血湯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十分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骨密度情況,疼痛減輕明顯,值得研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