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玥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自15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起,裙撐成為歐洲女裝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纖細的腰肢成為衡量歐洲上流社會婦女優雅身姿的標準之一[1],這一審美標準使得緊身胸衣與裙撐相輔相成地出現。
從新洛可可時期的crinoline (克里諾林) 簡化而來的巴黎屁股——巴斯爾出現,除了受到十五世紀以來的男權社會影響,還有政治經濟原因。19 世紀后期,正當法國高級手工時裝店和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蓬勃發展的時候,普法戰爭于1870 爆發,1870-1871年的戰爭改變了歐洲的政治軍事格局,接踵而至的巴黎公社運動又使統治階級遭到沉重打擊,資源貧乏和政局動蕩使法國時裝業進入了一個混亂時期,巨大的克里諾林被反省,生活的機能性受到重視,19 世紀80 年代后,女性獲得了參與社會勞動的權利,女性的地位相對于中世紀開始的“附屬”和“屈從”,有了相應的變化。故出于以上原因以及粉飾太平的心理需求,一種基于傳統箍裙造型的巴斯爾裙開始出現,并迅速流行起來。相比巨大無比的克里諾林,巴斯爾的制作廠商會宣稱這種裙撐是“科學的”、“健康的”,且對腰椎無影響,坐起可伸縮,方便女性的活動[2]。
沃斯自從1860 年被聘用為法國皇室專職服裝設計師以后,間接地通過歐仁妮皇后成為時尚的引領者[3]。在上文所提到的社會環境中,沃斯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跟隨歐仁妮皇后結識到許多王室貴族以及主流藝術家,而他們也認可了沃斯的藝術水平。所以雖然沃斯在1870-1871 年普法戰爭后失去了皇家后臺,但他已經在社會上建立起一定地位,并且自此以后設計師贏得了獨立,不用過分迎合皇家審美。故沃斯作為一位商人,為了迎合社會主流審美,在19 世紀70 年代至90 年代的裙子大多都是巴斯爾樣式的。
巴斯爾從19 世紀70 至90 年代開始盛行,歷史上稱這個時代為巴斯爾時代。巴斯爾時期是箍裙時代到高級手工時裝時代之間特別是向現代S 形女裝造型發展的一個過渡時期,故筆者為了分析巴斯爾樣式高級定制服裝的特點,從巴斯爾樣式的重點——腰臀部出發,從美國大都會博物官方網站上甄選了1872-1897 年沃斯的18 套,正、側、背面都清晰可見,且能提取出廓形的高級女裝,通過圖表的形式歸類總結,尋找腰臀部設計中的特點,分析腰臀部的樣式以及起伏趨勢。
沃斯的時裝屋雖然在1870-1871 年關閉過一段時間,但其風格與受眾已然在前期積累完成,故他的高級女裝在面料和款式上依舊十分華麗且繁復。從整體上看,他的裙裝上有大量堆狀群褶和花邊,在高高墊起的巴斯爾的支撐下,就如同瀑布般從裙身背面傾瀉而下腰臀部。
18 套衣服中:19 世紀70 年代共六套禮服:1872 年共三套,分別是午間禮服一件,舞會禮服兩套;1874 年一套,為午間禮服;1875 年一套,為午間禮服;1877 年一套,為晚禮服。19 世紀80 年代共八套禮服:1880 年一套,為茶會禮服;八十年代具體年份不明兩套,分別是晚禮服和禮服;1885 年共兩套,分別為禮服和皇家禮服;1888 年共兩套,都是晚禮服;1889 年一套,為舞會禮服。19 世紀90 年代共四套禮服:1892-93 年一套,為禮服;1893 年一套,為套裝禮服;1893-95 年一套,為晚禮服;1897 年一套,為晚禮服。
根據圖表總結所示,件數變化的范圍從2 件到4 件不等,其中18 件中共有12 件皆為三件式,件數的多少與款式的復雜與華麗程度大致成正比,但也與設計款式與面料的花紋有關,如編號2 的這套舞會禮服,它由綠色與黃綠條紋兩種面料制作而成,它的靈感來源是中東的搪瓷,故它的下裝前片沒有選擇分片的設計,而是選擇連成一片的設計,來保證“搪瓷器”這一靈感,與裝飾流蘇以及花紋的完整性。
筆者以時間為橫向軸線,將這18 套高級服裝的側視圖提取出來,重點分析其腰臀部隆起幅度的變化,得到了表2。

表2 1872-1897 年沃斯高級女裝巴斯爾廓形腰臀部設計的變化表
從圖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巴斯爾的突起程度是有明顯變化的,且圖中曲線的上升與下降有明顯的時間點為界限,筆者根據其上升下降的趨勢,將1872-1897 年的18 套高級女裝分成三個時間段,總結其腰臀部廓形隆起的變化特點。
2.2.1 階段一:1872-1877 年,腰臀部廓形隆起程度逐年減小
1870 年代初的巴斯爾是在1868 年出現的波蘭風羅布的基礎上形成的,罩在連衣裙外的長擺上衣在后臀部吊起來做出非常大的布團裝飾(例如圖編號1、2、3),表現出對洛可可時期的一種懷古情緒。1875 年開始裙子稍微變窄,臀墊上增加了一種叫做pouf(普夫)的裝飾,是一種向上卷起,放在后臀部的電子狀裝飾,用來強調臀部向后翹,服裝的整套造型開始向S 型過渡,故臀部相較1872 年隆起幅度變小。到了1877 年的高級女裝的設計重點轉移到了長而大的拖裾,服裝的整體為了呈現更優美的S 型,臀部隆起再次減小。

表1 1872-1897 年沃斯高級女裝中巴斯爾樣式廓形總結表
2.2.2 階段二:1880-1888 年,腰臀部廓形隆起程度逐年增大
1880 年的女裝外型呈現出圓筒狀,設計師在圓筒上增添了各種橫向縱向的褶皺、波浪、緞帶等裝飾,腰臀部的設計相較于上一階段末期,開始有了一些修飾,所以臀部的隆起幅度開始變大,但夸張程度依舊不及70 年代初。到了1885 年以后,波蘭羅布式的設計再次出現,臀墊又再次流行起來,臀部各種布團堆積,形成褶皺,甚至外裙直接被卷起來堆在高高翹起的后臀部,使得巴斯爾樣式被發展到極端。
2.2.3 階段三:1889-1897 年,腰臀部廓形隆起程度又逐年減小
1889 年開始,到達高峰的臀墊“巴斯爾”開始收斂,向圓筒狀造型恢復。1892 與1893 年的這兩套高級女裝裙子的造型逐漸變為細長的鐘形,纖細優美的腰部曲線與羊腿袖成為是設計的重點,腰臀部設計的突起程度再次減小,直至最后——編號17、18兩套裙子——巴斯爾裙撐完全消失,這兩套女裝呈現S 型的設計,裙擺呈現喇叭狀波浪形張開,腰臀部通過緊身胸衣的塑形,呈現出更加自然的身體曲線。
根據以上的圖標分析,沃斯高級女裝腰臀部廓形設計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五點:
(1)沃斯高級女裝腰臀部廓形設計變化范圍大。筆者將這1872-1897 年中的這18 套高級女裝的側面廓形線稿交疊在一起,如圖1,發現腰臀部廓形設計變化幅度與范圍較大,最大的巴斯爾隆起使得臀部幾乎與地面平行,而最小的巴斯爾隆起是臀部的自然曲線。
(2)沃斯高級女裝腰臀部廓形設計的變化幅度整體呈波浪形。在19 世紀70 年代初與19 世紀80 年代末,巴斯爾裙的腰臀部分隆起程度別有兩次高點,并且這兩次巴斯爾裙撐隆起的高潮都在模仿波蘭式羅布。在19 世紀70 年代末與19 世紀90 年代末,巴斯爾裙的腰臀部分隆起程度別有兩次低點。70 年代末的設計更多地轉向拖裾,而90 年代末的設計使得巴斯爾樣式直接消失。
(3)1872-1897 年的18 套沃斯高級女裝的腰臀部堆疊手段不同。分別有裙撐墊起式、襯裙堆疊式、羅布堆疊式以及裙擺上提堆疊式等方式,不同的堆疊方式隨著時代的流行變化而改變,其功能都是在夸張臀部的同時,使得包括腰臀部的裙裝整體顯得華麗繁復。
(4)這18 套沃斯高級女裝的腰臀部設計既沒有實際的功能性,也與服裝面料或花紋的的整體設計思路無關,它僅僅只能代表男權社會所希望女性腰臀部體現出的曲線。不同的設計思路與設計主題僅僅只改變同時期高級女裝的顏色與面料,其廓形以及巴斯爾隆起程度僅與社會主流審美有關。
(5)沃斯雖然是一位了不起的服裝設計師,奠定了巴黎高級定制服裝業的基礎,但他本身也擺脫不了時代性,他的高級女裝順應了當時以畸形地壓迫女性身體為基礎的服裝元素——緊身胸衣以及各種形態的裙撐。雖說巴斯爾在1870-1890 年代被稱為是“科學的”、“健康的”,且對腰椎無影響,坐起可伸縮,方便女性活動的,但是它的存在就是對女性身體的負擔,沃斯的高級女裝雖然創造性地發明了包括品牌標識、組合式設計的生產方式以及沙龍展示與定制服務,但其服裝款式依舊順應了時代的局限性,將女性束縛在緊身胸衣與裙撐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