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4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正贏得中東地區的數據、網絡和科技競賽目前,美國正降低對中東的重視,將其在全世界的戰略重心轉向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身上。中國地緣戰略影響力的主要工具之是北京對技術和創新政策的利用,如華為公司的硬件和中國高校的科技教育。中國的地緣科技影響力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其目的是在不使用傳統軍事手段的情況下,使中國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參與者。為此,北京通過積極主動的5G外交、科技基礎設施和教育,拓展其地緣科技空間。
這就是華盛頓削弱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以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動力。但在中東地區,美國的合作伙伴正加緊與中國的科技合作。過去20年,華為已經從一個低成本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供應,商變成了許多美國的盟友——如埃及、摩洛哥和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全面技術合作伙伴。這種趨勢應引起華盛頓決策者的關注,因為它最終會削弱美國過去70年所建立的同盟關系。
中東地區一個被忽視的趨勢是數據主權的興起。為了迎接后石油時代的到來,沙特、阿聯酋和埃及一阿拉伯世界最大的3個經濟體——一直在努力實施大規模的數字轉型。在此過程中,他們積極吸引跨國科技公司,發展高科技智能城市,并投資于人力資本。
為了對抗中國的“技術霸權”,華盛頓應盡可能多地將其盟友置于中國的科技網絡之外,直到美國能夠發展出所需的框架、激勵措施、影響力和力量,在1?及其后續信息革命的發展中占據領先地位。▲(作者穆罕默德?索里曼,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