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趙楊洋
“請國家加大對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力度”“優化對口支援政策,高質量推動援疆工作”……
“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高質量做好推進工作,加快履行相關審批手續,給予項目建設和資金支持”“可將江蘇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在全國加以推廣”……
3 月8 日下午,在江蘇代表團駐地的會議室,國家發改委趙辰昕秘書長率隊以視頻連線形式,就部分代表提出的建議進行遠程“云答復”。
架設手機、拉起屏幕,會場被迅速改造成視頻會議室。受江蘇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吳政隆和代表團副團長、省長許昆林委托,代表團副團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秋林主持視頻連線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韓立明、張葉飛、陸永泉、陳杰、費少云、杜小剛、戴源、王連春、凌屹、肖偉、崔根良、潘雪平、朱小坤等坐在發言席上,圍繞產業政策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等重點關注的事項、希望協調推動解決的訴求,與國家發改委“云見面”“云對話”。
直奔主題,回應關切。“就講能不能支持、怎么支持;如果暫時條件不符合,怎么改進才能支持。”在視頻的另一頭,國家發改委的會議室內,趙辰昕秘書長與12位司局級負責人認真記錄,面對代表們的殷殷期盼,要求大家簡明扼要回應,高質高效答復。
“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新的支持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回顧去年成績的同時,代表們思考著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未來。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層面批復的都市圈規劃,獲批一年的南京都市圈建設正有序推進。為深入推進都市圈發展,總結一年來的建設成效,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擬于近期召開。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代表希望國家發改委能夠為都市圈下一步發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指導。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主任陸永泉代表長期在交通領域工作,他呼吁盡快出臺新一輪國家公路網規劃的同時,就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環線建設給予支持。
2018 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正式拉開了長三角城市群集聚發展的精彩序章。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內在要求。如何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區域合作,代表們結合自身所在地區的產業發展優勢,期盼搭建起承載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骨骼”。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代表期待無錫開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合作示范區建設;鹽城市副市長王連春代表希望支持鹽城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近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 家,具備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良好條件。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建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創建跨省域“一區多園”的國家級高新區和科技創新共同體,支持更多高端科創要素在示范區集聚。
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是全國第一個以東中西區域合作為主題的示范區,經過十年建設,成為東中西區域間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新平臺。在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肖偉代表看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建立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部省聯席會議制度,創新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沿線省份合作體制,能夠更好推動長三角勞動密集型、資源能源依托型、內陸消費市場拉動型等產業沿通道向中西部梯次轉移。對口支援對推動幫扶雙方的發展,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雪平代表希望,通過推動考核改革,及時調整江蘇援疆政策,發掘地域區位優勢,將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動能,高質量推動新疆地區發展。

“南京都市圈建設走在國家前列,國家發改委將會用更大力度推進都市圈發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國家重大區域相關政策文件,對于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我們會統籌考慮,積極支持長三角地區科創產業融合發展。”“我們建議把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事項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工作落地落實。”……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及時回復,信息明確,既有工作支持、政策引導,又提供了中肯的建議。代表們聽了,倍感振奮。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江蘇的這份民生答卷還要交出哪些實招硬招?代表們傳遞出一個個關乎百姓幸福生活的所思所盼。
“十四五”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打造衛生健康領域的“國之重器”。省政府副秘書長張葉飛代表希望國家發改委加大對江蘇支持力度,幫助江蘇以建設國家醫學中心為抓手,提升臨床醫學和科研轉化水平,打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老舊小區改造,能夠喚起無數“小家庭”對“大家庭”的熱愛。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費少云代表介紹,“十四五”期間,江蘇仍有5000多個城鎮老舊小區需改造,2022 年將新開工改造1400 多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十分艱巨。為此,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江蘇城鎮老舊小區和市政管網改造的支持力度,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亮化美化優化的生活環境。
江蘇河湖眾多,水域面積占16.9%,居各省區之首。河湖水生態修復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然而,全省人口密度大,產業集聚度高,加之地處流域下游,水生態修復工作繁重。省水利廳廳長陳杰代表希望對江蘇骨干河湖水生態修復給予政策支持,加大中央投資補助力度。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江蘇沿海作為全國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區域,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打造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意義重大。作為沿海城市的南通,著力加大綠色能源利用相關技術與設備的研發和應用,積極探索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大力支持建設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微能網,在南通市政府秘書長凌屹代表看來,可為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綠色賦能、智能加持,讓新能源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常州市政協主席戴源代表建言,可將“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管理方向,強化市場配置資源,適度放寬行政審批和管制,通過市場檢驗企業和產品,以充分的市場競爭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在實現綠色發展的同時,嚴控電力等能源管控市場價,為制造型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保駕護航,成為江蘇天工工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小坤代表關注的焦點。他認為,可結合價格體系,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能源定價標準,最大程度減輕中小型企業負擔。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我們安排中央預算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配套設施建設,向包括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排水設施建設等項目予以提前支持。”“針對水生態環境修復和整治工程,我們將在現行國家政策規定和補助標準范圍內,積極研究提高國家服務標準的相關舉措。”……視頻對話的字里行間,傳遞著暖暖的“民生溫度”。
連線短短90 分鐘,多達27 人發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我們可以直接對話國家發改委具體司局的負責同志,而且立即有回應,這種即時反饋互動十分高效。”“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國家部委不能親自到代表團旁聽審議,通過這樣及時高效的視頻連線方式,反而與代表的聯系更加緊密。”獲得積極回應的代表們紛紛為這場“云答復”點贊。
“我感覺江蘇團各位代表提出的事項都非常務實、非常明確具體,可操作性特別強,反映了江蘇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也體現了江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思路。針對這些意見建議,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推動落實、見到實效。”答復后,趙辰昕表示,現場回復只是初步答復意見,接下來將把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議辦理答復作為當前重要的工作落細落實,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與代表的溝通聯系,力爭把代表建議辦得更好更到位。
實際上,此次全國人代會期間江蘇代表團與國家發改委“面對面”連線對話、傾聽代表呼聲,并非首次之舉。去年,在李克強總理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結束僅僅三小時后,國家發改委便與江蘇代表團部分代表舉行視頻連線會議,圍繞代表們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時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深入交流。這種“云答復”的機制正在走向常態化。
兩次及時高效的“云對話”“云答復”不僅回應了代表們的呼聲期盼,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及時回復辦理代表建議是堅持代表主體地位、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舉措。通過視頻對話的方式讓代表建議便捷直達國家部委、高效獲得反饋,體現出辦理工作的高質量,讓黨和國家在決策、執行、落實等環節中能夠聽到人民的聲音。”馬秋林說,作為人民代表要不負重托,把基層心聲、群眾呼聲傳遞給國家有關部門。相信在國家各部委大力支持下,江蘇一定能在新征程上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