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貼可愛標簽:“茶葉商人”“花椒廠長”“揚州來的親戚”……
他諸多榮譽加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創業之星”……
他給自己的企業起名“萬順”,意為“民營企業不能只顧自己順,要盡所能、出全力,讓整個社會都順”。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善紅。
“你以一位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家的襟懷,尋找與探索新的幫扶路徑,實現了幫助更多人脫貧致富的夢想。在脫貧攻堅戰里,你是沖在最前面的戰士。”這是建黨百年評選“兩優一先”時對周善紅的頒獎詞,成為他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一馬當先、勇往直前的生動寫照。
周善紅之所以獲得“戰士”的稱號,不得不提一個離他1500里之外的福建省壽寧縣下黨村。在參加全國人代會中,他曾結識同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兩人對打好脫貧攻堅戰所見略同。在聽說了福建省下黨鄉下黨村當時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 元、無任何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情況后,周善紅當即決定將國家級貧困村下黨村作為企業重點扶貧對象。
經過深入考察,周善紅因地制宜引導當地農民發展茶產業和旅游業。在他的帶領下,下黨村創建了全國首家“愛心茶園”,打響了“下鄉的味道”這一茶葉品牌。目前,愛心定制茶園規模已達600 畝,每年增加農民純收入200 萬元,并帶動周邊村鎮發展茶園6700 多畝,順利實現脫貧。

此后,周善紅的“扶貧半徑”逐步延伸至陜西、湖北、內蒙古等省市,在貧困革命老區探索創新“產業進村、創業致富、創業培訓”精準扶貧模式,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幫扶5 個村摘掉貧困帽,幫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719 戶、2728 人全部脫貧。2021 年2 月,周善紅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他所扶助的下黨鄉獲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大大小小的榮譽成百上千,黨給的榮譽最鼓舞人、激勵人!”周善紅深有感觸。
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雖然周善紅幫扶的鎮村相繼脫貧,但他期待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接續奮斗,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積極探索“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新路徑。
“鄉村要振興,離不開產業的支撐,更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助力。”周善紅在集團里設立面向全國的專職幫扶辦,先后聯合寧德時代、福建三祥公司等出資近10億元,在壽寧縣成立科技型公司,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汽車鎂合金輕量化產品,用科技創新開拓鄉村振興新局面。
今年,周善紅打算把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他集團旗下的羅思韋爾公司將與中興通訊共同推廣家庭信息終端,以企業發展帶動配套產業,既滿足農村智能化需求,又最大限度吸納鄉村人口就業。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周善紅提交了一份“關于重塑耕讀文化、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建議”,呼吁各地出臺政策吸引人才回歸鄉村。同時他身體力行,主導建立了“致富帶頭人”萬順培訓基地,常態化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和扶貧創業導師培訓,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鄉村振興骨干力量。
“在一次次審議和表決中,意見建議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作為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周善紅始終堅持為民發聲,連續9 年向大會遞交了30余份書面建議,努力當好全國人大與基層一線的“聯絡員”。
回顧履職歷程,周善紅的腳步從未停止。多年來,他結合自身工作,密切與部門單位、職工和群眾的聯系,深入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盼,為下一年提出高質量的建議做好準備。同時,他也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兩會結束后第一時間到結對幫扶村鎮、集團各下屬公司、各大高校宣講,及時把黨中央的好政策、兩會好聲音傳遞到一線。
和往年一樣,今年周善紅已經把基層的希冀與心聲逐個梳理,并轉化成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議,鄭重提交給全國人代會。除了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促進城鄉資源流動建議外,他還結合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建議政府進一步出臺政策扶持中小微企業,為創業創新活動創造條件。此外,他還提議將春節假期延長至10 天,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期盼的同時,拉動內需、擴大經濟循環。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投身脫貧攻堅偉大事業是我應盡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名‘里下河’水鄉走出的農家子弟,致力于實現鄉村振興是我內心的情感責任;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建言獻策、為民履職是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周善紅意味深長地說。
記者手記:
達則兼“善”天下
從“一錘接著一錘鈑金”發展壯大,到“一步接著一步篤行”參戰扶貧,再到“一棒接著一棒發力”助推振興,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征途上不斷求索,周善紅正是我所見過對中華傳統價值觀的有力踐行者。
與想象中略有不同,采訪中,周善紅敦厚溫和,親切友善地與我交流。他桌上整整齊齊擺放了六七頁紙,手寫著對我采訪提綱的有關思考,足見重視,這倒讓我有些慚愧,覺得自己的準備工作可能還不及被采訪者充分。談到農業農村農民,我深深感受到他那融入骨子里的鄉土情結。“每次看到自己深耕過的土地煥發生機,看到鄉親們致富后臉上露出的燦爛笑容,看到他們緊握我的雙手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時,我內心都豐盈而富足。”面對這樣一位嚴謹誠摯、一絲不茍的人大代表、企業家,我頓時明白了他的事業為什么能夠“萬順”,為什么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能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正如他所說,萬順的事業,不只是少數人的利益之所在,而是全體員工的利益之所在,乃至社會效益之所在,因此萬順的事業必然為絕大多數員工所認同和追隨,必然會贏得社會的廣泛理解與支持,也就有了實現遠大理想的堅實基礎。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周善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一份“向民而行、為民而戰、因民而樂”的初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