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就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行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宿遷市人大常委會將以建設“法治人大、有為代表、活力機關”為目標定位,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努力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做出新時代人大工作新樣子。
做精地方立法,在強化制度供給上做出新樣子。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科學編制五年立法規劃,著力構建保障高質量發展和法治宿遷建設的法規制度體系。注重開門立法。制定擴大公眾參與地方立法實施辦法和地方性法規程序規定,完善立法公開、公眾意見征集反饋、立法協商、協同推進等機制,讓人民群眾對立法工作全程“沉浸式”參與。注重功能拓展。強化立法聯系點“直通車”作用,修訂《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調整優化15 個基層聯系點并拓展功能,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奠定堅實民意基礎。注重地方特色。積極開展“小快靈”立法、精細化立法、創制性立法,加快制定水環境保護、農村公路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區域協同立法、流域立法、共同立法工作機制,精塑地方立法品牌。
做深專項監督,在提升監督質效上做出新樣子。
圍繞推動法律法規和市委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構建權威高效的監督工作機制,實現正確監督、有效監督、靶向監督。瞄準監督重點。緊扣市委中心工作,聚焦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國有資產管理、黃河故道生態廊道建設、西南崗片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7 個方面重點,組建專項監督小組,以項目化方式明確監督內容、監督時限和責任主體,變一次性監督為持續性監督。創新“四專”機制。立足系統集成、流程優化,強化監督的縱向聯動與橫向協作,探索建立以圍繞專項工作、組建專業隊伍、組織專題活動、取得專門成果為主要內容的“四專”機制,打好“全鏈條”監督“組合拳”,實現監督工作各環節相貫通、全流程成閉環。規范監督行為。出臺關于提高常委會會議審議質量的實施辦法、專題詢問實施辦法等制度,對議題選擇、組織方式、意見辦理和滿意度測評各個環節作出規定,增強監督剛性,讓人大監督“長出牙齒并有力咬合”。
做準重大決定,在樹立人大權威上做出新樣子。堅持謀大事、抓重點、求實效,以精準高效為原則及時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推動市委決策部署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緊盯大事要事。聚焦建設改革創新先行區、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江蘇生態大公園、全國文明誠信高地的宿遷發展目標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點需求,依法討論、決定重大事項,保證議題科學合理。完善制度機制。修訂完善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相關規定,健全多層面的溝通協調、聽取意見、論證評估和通報機制,以“清單化”破解“走過程”,提高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強跟蹤落實。把重大事項決定的落實情況作為監督重點,通過組織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視察、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等方式,跟蹤了解決議決定執行情況,確保落地見效。
做特代表工作,在發揮主體作用上做出新樣子。著眼閉會期間代表高質量履職,完善陣地建設、代表雙聯和服務保障等措施,充分調動代表履職積極性。挖掘“聯系”潛力。分層分級建立并完善代表之家、代表聯系點,運用信息技術搭建線上平臺,不斷豐富內容和形式,推動代表“全心意”聯系群眾。激發“履職”動力。修訂完善人大代表履職管理辦法、代表述職評議工作辦法等制度規定,加強代表履職檔案規范化建設,形成“制度管總、活動支撐、考核激勵”的履職格局,推動代表“全天候”履職盡責。提升“活動”效力。聚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在全市五級人大代表中持續開展“‘四化’同步·改革有我”主題活動;堅持常規活動和特色活動相結合,有重點、合理化安排代表專題調研、專項視察、小組活動等,推動代表“全方位”實現作為。
做強改革創新,在探索宿遷方案上做出新樣子。按照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要求,用好改革創新這個動力源,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宿遷經驗。強化工作導向。制定實施《關于鼓勵全市人大工作改革創新的意見》,圍繞民主法治、行權增效、代表履職、制度創新、自身建設等方面,鼓勵開展原創性或集成式創新,將創新工作納入考核內容、作為評先依據,召開新時代人大工作改革創新交流會,每年組織對改革創新成果進行評選和表彰,樹立抓改革、促創新、助發展的鮮明導向。強化頂層設計。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主題,統籌推進以立法聽取民意“全方位”、專項監督“全鏈條”、代表履職“全天候”為引領,以優化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為重點,以深化推進街道議政代表會制度、探索功能區預算監督新模式為基礎的年度改革創新項目,做到市縣區聯動、專工委協同,系統化構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機制。強化重點突破。根據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指導意見》,探索推動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前端延伸的具體路徑,圍繞“群眾說了算”充分征集民意、科學設置程序、合理安排節點,形成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活機關建設,在扛起使命擔當上做出新樣子。立足新定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打造黨和人民滿意的“四個機關”。明確建設目標。制定《關于推進“四個機關”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嚴格政治首位制度、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完善黨建引領制度、探索政治體檢制度等14 條措施,致力建強政治機關、建好權力機關、建優工作機關、建實代表機關。創設活動平臺。著眼提升履職能力,系統搭建代表“大講堂”、干部“大家談”、機關“大書房”等平臺,開展人大代表大學習大培訓活動,鍛造高素質專業化人大隊伍。涵養干部作風。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培育“忠誠、擔當、正大”的機關精神、“敬業、勤業、精業”的機關作風、“有為、有序、有愛”的機關文化,實現思想有活力、工作有動力、辦事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