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我是一名高一學生,初中時轉到老家上學,爸媽每天來回跑,但我的成績總是大起大落,老是因為學習的事和父母吵架,然后他們好多天不回來。我知道他們不容易,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怎么辦?
作為子女,在成長路上難免和爸媽之間有些小摩擦,這是很正常的狀況。而正是在一次次小摩擦的發生與化解中,青春期的我們便成長了。
記得有一個關于雛鷹起飛的故事。雛鷹在父母身邊慢慢長大,終有一天,鷹爸鷹媽會帶著雛鷹來到懸崖邊,然后慢慢將雛鷹“擠”下懸崖。也就在這一“擠”之后,眼看就要掉下山崖的雛鷹展開了自己的翅膀。雛鷹,能夠展翅自由飛翔了。
我們高中生的成長期,就是“雛鷹”展翅起飛時。你在初中時轉到老家上學,其實你就有了自在生長的環境。這環境,要將之看成自我成長的有利條件,可以讓自己一步步走向獨立。至于成績的起起落落,這也本是正常的現象,與父母的關系是不大的。好成績的取得,是靠著自己的勤奮。你曾取得過優異的成績,證明你有著優秀的潛質。如果成績偶爾出現下落,那也是暫時的“退守”。如果你堅持好的學習方法,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成績大起大落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雛鷹自有展翅時!當你展開翅膀,將來定能獨自翱翔在九霄蒼穹之上。當你懂得自在生長,一步一步走向獨立成長之時,你優異的學習成績只不過是副產品罷了——你將收獲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而有時你與爸媽相處時有爭吵,他們好多天不回來,證明你希望他們回來,心里是有他們的。更何況,你已經懂得“他們不容易”,足見你是懂事的孩子。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呢?
嘗試延遲三秒鐘。天下父母的嘮叨,總是為著子女的。或許,有時說得多了一些,或是說的方式不大恰當。你聽了可能要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時候你嘗試著深呼吸,然后在心里數“一、二、三”,這樣是可以緩解你的情緒的。
爸媽和你在一起,他們想說的話其實很多,有些話可能不中聽,你切不可選擇發脾氣,或是踢凳子,你可以和爸媽交流,選擇心平氣和地說。針對爸媽提出的問題你可以談談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只要心平氣和,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麻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你不勇敢,沒有人會替你堅強。成長之路,有著無盡的階梯。一步一步地攀登,回望我們的自我成長之路,定然會心一笑。
雛鷹自有展翅時,亮出我們堅韌的翅膀迎接生活的風雨吧。
本期回復
陳振林:作家,特級教師,冰心兒童圖書獎獲得者,出版作品《父親的愛里有片海》《陽光爬滿每一天的窗子》等27部。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學生,之前成績非常優異。最近,不知道為什么,采用題海戰術反而使穩定的成績后退了很多。是我刷的題沒有別人多,還是并非刷題越多越好呢?可是我已經比原先努力很多了。請問:臨近中考我該怎么辦?
小意:
做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學生的實踐就是做題,要想更好地掌握知識,就要實踐,就要做題。只有通過做題才能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并加以彌補。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做題不是為了做題,這只是個過程,最終目標是掌握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以及對自己思維能力進行鍛煉。
我上學的時候,身邊很多同學都是采用“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這不失為一種辦法,但就我個人看來,“題海戰術”太過耗時,收效也不大。因此我建議你多做一些典型例題,不要在相同的題型上耗時過多。在做例題時,多動腦、思考是極為重要的,要有自己的做題思路,學會舉一反三,而不是只會對照答案,看懂就以為自己真正掌握了。
親愛的小編,你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我很久之前就喜歡上了看小說。可是我很害怕,我怕我會因為沉迷看小說連高中都考不上。我是個特別不自律的人,老是想去看它們,我該怎么辦?
小林:
雖然我不知道你喜歡看哪類小說,但看小說確實讓人容易上癮。看了開頭之后,就忍不住想知道后續情節,有時甚至想一口氣把整本書看完,看完之后有時還會覺得特別空虛,這時候就想再看一本新的小說,然后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學生時代也是看小說容易上癮的人,經常背著父母和老師偷偷看小說,有時是在課堂上,有時是回家睡覺前,關了燈、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讀小說。只要開始看一本小說,就會忍不住一直看,利用所有碎片時間去看,這是很難控制的。所以,我建議你,盡量控制自己不接觸小說,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戒掉小說。如果說這樣很難,就動員身邊的人,讓大家監督你。你必須自己狠下心,才可以徹底戒掉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