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彥芳
山河擱淺了/纖繩/粗重而又襤褸/拉不動/山河的凋零
寂靜,像是地獄/閃開一絲光的縫/柔弱的南湖/在縫隙中請纓/我,有一條船/可以載動/郁積太久的/電閃雷鳴
風景躲開了/前賢的淺吟低唱/煙雨樓撫月的歌聲/拳頭,握緊了誓言/在那束警覺的燈光里震撼/紅船護著/剛剛發育的初心/悄悄地起程
草地,雪嶺/鼓角,錚鳴/血肉,鋪開了路/脊梁,挺起了峰/蘆葦叢靜穆著/繃緊的神經/湖心亭的月光/收斂著腥風/望眼欲穿/千回百轉/湖面上平靜的/驚心動魄/在等
紅船在念/念叨了百年/夢,在急切中/綻開了從容/紅船笑了/小心翼翼/從船心的夾層里/打開臨行密密縫的叮嚀/鋪展著/天下歸心的鎮定
紅船,在山河的懷里/笑了/山河,在紅船的夢中/醒了/這一方港灣/映照著血染的紅帆,揚起了世紀的風/又一次期盼/依稀可見/聽/在揮手的笑容里/囑咐著新的遠行
本詩和《黃河頌》一樣,表達了對祖國的摯愛與深情。不同的是,《黃河頌》寫于民族危急時刻,通過對黃河的贊頌,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而《遠行》則寫于新時代,通過諸多意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勇擔重任的精神,贊頌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榮光。《黃河頌》熱烈唱響了黃河贊歌,而《遠行》在情感表達上則相對節制,兩首詩在形式和內容上均達到了和諧統一。
1.紅船念叨了百年的“夢”是什么?請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夢已經變成了現實。
2.請搜集家鄉的紅色故事,用散文或詩歌的形式把故事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