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眾多上市公司熱衷于炒股、炒期貨,無形中反映出其投機取巧的一面。股市投資奉行“七虧兩平一盈”的原則,投機意味著會付出代價,這在A股市場已經被反復證明。事實上,上市公司要做大做優做強,做好主業才是關鍵。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全球的視角看,那些成功的企業莫不如此。很難想象,有哪家上市公司能夠通過炒股炒幣炒期貨等副業實現基業長青。當然,上市公司在重視主營業務的同時,也需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規范“三會”運作,完善內控機制,控制亂投資等短期行為,踏踏實實做好主業,才有可能進入偉大公司的行列。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由于新股首日破發的接連出現,使得打新也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活動。此種情況下,投資者當然需要對打新的風險加以防范,避免“憑運氣虧錢”的尷尬局面出現。個人以為,投資者打新要做到“四不”:一是不要參與業績虧損新股的打新;二是不要參與業績大幅下滑新股的打新;三是不要參與高市盈率新股的打新;四是不要參與高價股的打新。市場通常將“高價股”稱為是“肉簽股”,這主要是限于行情火爆的時候。反之行情低迷時,高價新股更是破發的重要對象。
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投資銀行股,股息率高低固然需要考慮,但更需要考慮到價差波動的風險。從長期的投資角度出發,在合理估值附近,結合較高的股息率水平,投資銀行股還是可以跑贏大多數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水平。如愿意長期持有,那么在合理價格附近投資銀行股,尤其是國有大行,投資回報率還是值得期待的。反之,如果用短期投機的心態投資銀行股,那么并不建議投資者參與銀行股投資,包括差別化股息紅利稅、持股時間成本等,這些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