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叔?霓可

清潔泥膜為了吸附毛孔臟污,敷臉干燥的過程多少會吸掉些角質層的水分,20分鐘后泥膜干裂洗去,不少小伙伴擔心皮膚太長時間缺水、毛孔口被迫打開,因此急于做一些補救,比如立即敷上保濕面膜或者收斂面膜。其實,大可不必。
倒也不是說這么做不對,只是有些可惜了之前的清潔泥膜所做的努力。深層清潔的泥膜除了有吸附的功能外,還有個鮮為人知的作用,通過這20—30分鐘也達到“悶”的作用,以促進半固化皮脂“融化”,加速毛孔內皮脂的排泄。所以,才洗去清潔泥膜就急著收斂或保濕,相當于是將好不容易開通的“代謝管道”關上、堵住,硬是把滿分操作拉低到合格線。
洗掉泥膜后等待30分鐘左右,讓毛孔中液化的皮脂排出,再次洗臉,接著敷上補水面膜。
保濕成分千千萬,頂流還得是玻尿酸。雖然名聲在外,但是好材料也要因地制宜。透明質酸類的原液、精華液在相對濕度60%以上的環境下可以表現出出色的保濕力,但在相對干燥的低濕度環境下(比如空調房內),抓水力則會大打折扣。
透明質酸類的精華液或原液,建議以三明治用法搭配含小分子多元醇類的化妝水一起,讓保濕力拉滿。因為一般玻尿酸分子較大,容易影響其他功能性精華活性成分的滲透吸收,因此如需加入其他功效精華,建議以水→精華→玻尿酸→水的順序搭配使用。
這個操作適用于皮膚干燥,但手邊的面膜保濕效果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在敷面膜前,先涂上一層護膚精華油,幫助肌膚鎖住水分。
“先油后水”這種看似不常規的用法,同樣可用于角質層缺水、干燥的情況下,機理同日系品牌的“先乳后水”→先用小分子精華油來潤滑角質層縫隙,借助精華油軟化皮膚,加強后續護膚品的滲透吸收,發揮出最大功效。
對混油/油皮/小伙伴來說,怕悶怕油膩是不愿意使用精華油的最大原因。其實只要選擇以揮發性硅氧烷類做基底,以小分子植物油、脂溶性功效成分做效果保障的精華油就可以規避掉油膩感。
敏感肌屏障薄弱,時常感到干燥刺癢,因此大家護理時都格外重視滋潤程度是否達標。尤其是夜間空氣濕度低,所以,每日的睡前護膚,敏感肌們都格外依賴滋潤度高鎖水力強的面霜類產品。
然而夜間護理的滿分操作,白天照搬并不可取。敏感肌屏障脆弱,對外界環境的防護也很重要。建議日間護膚步驟到乳液即可,留一些空間給防曬霜,避免過于厚重造成皮膚的負擔。此外,全天使用精華液補足功效需求,尤其是抗敏精華,這樣才能周全照顧好敏感肌。
編輯/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