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近期,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化工行業的發展明確了具體目標以及重點推進的方向。受此指導文件出臺影響,化工行業板塊近期表現活躍。
《意見》中總體強調了石化化工供給側的質量提升和總量控制,有利于各細分賽道有一體化循環經濟優勢的龍頭企業繼續提升市占率,同時鼓勵向下游延伸新材料項目,預計將會有力推動化工行業的產業結構轉型。
該指導意見是對于此前發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在創新發展、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數字化轉型、綠色安全等五個方面明確了行業具體發展目標。
(1)創新發展:到2025年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5%以上;突破20項以上關鍵共性技術和40項以上關鍵新產品;
(2)產業結構:大宗化工品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乙烯當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達到75%以上;
(3)產業布局:城鎮人口密集區?;菲髽I搬遷全面完成,形成70個左右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到2025年化工園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70%以上;
(4)數字化轉型:石化、煤化工等重點領域企業主要生產裝置自控率達95%以上,建成30個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園區;
(5)綠色安全:大宗產品能耗和碳排放明顯下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安全水平提高。
“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落地,將有助于提高大宗化工品的生產集中度,控制高能耗行業總量,深化供給側改革。
華安證券分析指出,當前有較多大宗化工品一定程度上存在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到2025年供給端新增項目眾多。此次提出產能利用率目標,將推動大宗化工品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總體有利于各細分賽道有一體化循環經濟優勢的龍頭企業繼續提升市占率,淘汰行業內低質低效產能。
2021年我國乙烯當量自給率在64%左右,仍然存在1500萬噸的缺口,乙烯當量保障水平提升的提法明確了在環保、能耗、成本、循環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具有競爭力的大乙烯裝置審批有陸續推動落地可能,結合嚴控煉油產能、降油增化、提高原料輕質化的相關表述,預計未來煉化行業有望提高乙烯當量自給率,以煉油煉化減量替代、現有煉化裝置進一步降低油化比、提高輕質化原料裝置占比等方式來實現。另外,此次指導意見進一步鼓勵企業由烯烴鏈條向后端化工新材料品種延伸,提高高端聚合物等高附加值新材料品種。
繼《2030碳達峰方案》提出現代煤化工替代傳統煤化工之后,意見提出生態優先,以水定產。由于煤炭的資源稟賦有地域性,多在水源相對緊張的西北地區,未來煤化工審批中除了考慮能耗指標、碳排放指標,還需要兼顧水資源容量控制指標,化解資源環境矛盾??偭靠刂埔笙拗泼夯さ臒o序擴張,聚集發展要求項目落地在國家級的現代煤化工基地。
意見還鼓勵基于生物資源,發展生物質利用、生物煉制所需酶種,推廣新型生物菌種;強化生物基大宗化學品與現有化工材料產業鏈銜接,開發生態環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實現對傳統石油基產品的部分替代。
新材料方面,鼓勵研發投向高端聚烯烴、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等創新領域。鼓勵增加有機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種規格,加快發展高端聚烯烴、工業特種氣體、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纖維、生物基材料等產品,提高化肥、輪胎、涂料、染料、膠粘劑等行業綠色產品占比。
投資方向上,我們可以主要聚焦于基礎化學和石油化學兩個行業板塊。
基礎化學板塊:(1)磷肥:《意見》提出嚴控磷銨、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加快低效落后產能退出。由于環保及能耗原因,近年來我國磷銨和黃磷有效產能收縮,龍頭企業憑借自身產能規模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此外,由于近期俄烏地緣政治沖突,全球糧食、化肥供應出現明顯不確定性,帶動全球糧食和化肥價格上漲。國際與國內磷肥產品價差明顯擴大,后續伴隨著國內磷肥出口限制的逐步放開,龍頭企業將充分享受國際市場價格紅利??申P注云天化(600096)、新洋豐(000902)、興發集團(600141)。
(2)鉀肥:《意見》強調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國際鉀鹽等資源開發合作;加強國內鉀資源勘探和非水溶性鉀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開發。我國氯化鉀進口依賴度較高,近年來海外找鉀項目已具有一定成效。近期鉀肥供應大國白俄羅斯、俄羅斯陸續遭受歐美國家制裁,鉀肥供應收縮價格上漲,國內鉀肥企業將獲明顯利好,包括鹽湖股份(000792)、亞鉀國際(000893)、東方鐵塔(002545)等。
(3)氟化工:《意見》強調保護性開采螢石資源,鼓勵開發利用伴生氟資源。我國面臨螢石資源短缺問題,下游需求提升螢石價格具備上漲潛力。同時,磷礦伴生氟資源可一定程度緩解資源短缺問題。相關標的包括:金石資源(603505)、中欣氟材(002915)、巨化股份(600160)。
石化板塊:(1)大煉化:我國要有序推進煉化項目“降油增化”,延長石油化工產業鏈。增強高端聚合物、專用化學品等產品供給能力。嚴控煉油行業新增產能,加快低效落后產能退出。比較具有關注價值的是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延伸新材料,提升乙烯當量保障水平目標下、后續項目規劃有望加速的民營煉化企業,如恒力石化(600346)、榮盛石化(002493)、東方盛虹(000301)等。
(2)煤化工: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按照生態優先、以水定產、總量控制、集聚發展的要求,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此外要加快煤制化學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氣向特種燃料、高端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煤制乙二醇著重提升質量控制水平。較為值得關注的企業有柔性生產、煤基新材料龍頭華魯恒升(600426),與布局“綠氫“耦合傳統煤化工制烯烴的寶豐能源(600989)。
(3)輕烴裂解:乙烷裂解制乙烯和丙烷脫氫技術具備低碳、污染小、成本低等優勢,同時副產品氫氣將是未來最具優勢的燃料電池車用氫源選擇之一,通過低強度改造便可滿足燃料電池使用。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和中國環保要求的提升,烯烴原料多元化、輕質化和綠色化趨勢愈加凸顯,輕烴裂解未來前景發展廣闊。值得關注的相關標的如衛星化學(002648)、東華能源(0022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