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劍
“暖心!患病老人不用跑腿,辦證服務送上門!”9月上旬,山東省惠民縣公安局辛店派出所社區民警戶保鎮第一時間將辦好的身份證送到張集村76歲的張某良老人手中,并和同事們一起為張某良、張某西兄弟倆送上牛奶、月餅、糕點等慰問品,對兩位老人的房屋、院落進行了大整理、大掃除,還為老人平整了外出通道。
“做一名社區民警所需的不僅是細心,更需要常年堅守崗位的耐心、為民服務的真心。” 38歲的戶保鎮就是這樣一名整天忙于處理雞毛蒜皮“小事”的社區民警。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瑣事雜事常常“環繞”在他身邊,但百姓的一句感謝、一聲問候,就成為他堅守社區民警崗位的力量源泉。他既當調解員,也是宣傳員,更是群眾的貼心管家,至今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奮斗了9年。因工作突出,戶保鎮連續獲得“全縣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暨平安建設先進個人”“全縣冬季嚴打整治行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并榮獲個人嘉獎3次。
找準“切入點”,確保服務有精度
群眾工作是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派出所工作的根基所在,也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證。社區民警是離百姓最近的警察。服務群眾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有責任把她守護好,愛護好。經常到村里走走,很多治安隱患和苗頭就能早發現、早解決。”近年來,戶保鎮依托社區警務工作,充分利用宋橋警務室、警務單車做好群眾接待和走訪工作,在工作中摸排出的重點人、物、事能及時處理。他全天候下沉到社區從事摸底調查、信息采集、日常管控等警務工作,讓群眾深切感受到警察就在身邊,使宋橋警務室真正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
“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陰雨連綿,總能看見他夾著記錄本下片走訪的身影。”戶保鎮將重點人、物、事列入“特別關注”,做好后續的跟蹤調查、政策講解、矛盾化解,并依托社區警務構建起村委會、網格員、司法所矛盾糾紛調解平臺,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近期,惠民縣智能裝備(辛店)產業園項目啟動。該項目占用惠民縣良種棉公司的房屋和土地,牽扯利益較多,矛盾點較多。戶保鎮根據統一部署,將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列為“特別關注”,開展巡邏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做好“跟蹤事態發展”“跟蹤問題解決”等工作,多次走訪良種棉公司職工,積極配合鎮辦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逐一落實重點項目服務保障責任,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找準“發力點”,確保服務有深度
“聚力服務贏民心,堅持從小案抓起,從群眾關心的事做起。”戶保鎮以“一標三實”系統采集信息為依據設計“一標三實”采集清單,明確采集人責任,確保數據采集、錄入準確無誤,運用到實戰中。
2021年6月4日,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辦案民警到辛店派出所請求協查。戶保鎮根據“一標三實”系統上的地圖標志很快確定了嫌疑人的家庭位置。兩地民警及時出警,嫌疑人被控制,同時在嫌疑人家里搜集了大量證據。紹興市公安局辦案民警對辛店派出所“一標三實”地址標注準確給予了充分肯定。
到場所、進商超、去小區,廣泛發動群眾,舉辦反電詐宣傳專題講座、懸掛反電詐宣傳橫幅、開通反電詐宣傳廣播、發放反電詐宣傳資料等、推廣金鐘罩反詐小程序……對公安機關的中危、低危預警指令,戶保鎮堅持迅速反應,電話提醒,上門宣傳,引導群眾謹防上當受騙。對緊急和高危預警指令,堅持“面對面”“一對一”上門勸阻,竭盡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截至目前,他已精準反詐27人次,有效防止群眾資金損失50萬余元。
為從源頭上預防毒品違法犯罪的滋生,戶保鎮利用警務單車行動便利、靈活的優勢和所里同志們采取實地踏查、無人機巡查等方式對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廢棄院落、菜地等可能潛在的非法種植區域開展集中踏查,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使禁毒常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近期,連續查處3起非法種植罌粟案件,處理涉案人員3名。
找準“需求點”,確保服務有溫度
站好“護學崗”,撐起“安全傘”。戶保鎮根據所里統一安排兼職“護學崗”,騎著警務單車在社區、學校巡查,處理居民糾紛、維護校門口交通,勸導“三無”商販,零距離宣傳防盜防騙、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識,與群眾打成一片,助力護學、反詐雙提升,用勤懇敬業換來了社區、校園的和諧與安寧。
戶保鎮常說:“當警察,就是要為群眾服務,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我們的工作才能有強大的后盾和保障。”他全面實行戶籍窗口“最多跑一次+全程代辦”服務,為群眾提供政策宣傳、材料初審以及“綠色通道”等服務。對確實不符合辦理條件的申請,一次性告知清楚理由依據。對缺少的申請材料,給辦事群眾列出清單。還采用“特別關注+跟蹤服務”的服務模式,扎實開展上門辦理、預約辦理、網上辦理、送證上門等便民利民措施。通過跟蹤回訪,群眾對公安機關滿意度達100%。
“社區群眾的難事,就是戶保鎮的操心事。”只要群眾有需求,一條微信、一個電話,他都會把群眾的事情記在心上。群眾有什么疑難問題都會在工作群里聯系戶保鎮,而戶保鎮也會及時回復,幫他們解決問題。2020年10月,戶保鎮了解到胡女士的戶籍在濟南市市中區緯四路,其丈夫、孩子的戶口均在惠民縣辛店鎮前王營村。胡女士想將戶口遷至惠民縣辛店鎮前王營村。戶保鎮經調查得知,胡女士在濟南市的戶口為城鎮戶口,并且長期不在前王營村生活居住,不符合當時戶口遷移政策,就向胡女士解釋清楚了政策,并將胡女士情況“重點關注”。2021年4月,投靠類戶籍遷移政策放寬,胡女士符合遷移政策,戶保鎮立即啟動“跟蹤服務”。7月7日,胡女士帶著所需材料到辛店戶籍室辦理了戶籍遷移手續。
“一次能辦成的事情,決不讓群眾跑兩趟。”這正是戶保鎮為百姓辦實事的真實寫照。2021年以來,他主動工作,加班加點,和同志們共辦理戶籍業務5711件、辦理身份證2160余張、提供其他服務200余人次,其中為特殊群體上門服務50余次,后續跟蹤服務20余次,把一件件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實事,辦到了百姓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