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總有一些事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比如做夢、說夢話、打呼嚕。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行為,比如夢游。夢游是如何產生的?需要治療嗎?該如何預防呢?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總有一些事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比如說夢話、打呼嚕、做夢。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行為,比如夢游。
前段時間,重慶一男子夢游翻窗躍出7樓,清醒后發現被困在4樓雨篷頂與5樓防盜網間,后經消防員解救才順利脫困。消息一出,引起眾多人關注。夢游是如何產生的?需要治療嗎?該如何預防呢?
夢游是如何產生的
夢游發生在深度睡眠期間,此時人類的腦電波最不活躍,通常也不會做夢,醫學上稱夢游為睡行癥。
夢游產生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夢游與覺醒障礙有關,患者在發作期腦電波處于非快速眼動期睡眠和完全清醒之間,因此意識處于既沒有完全覺醒,也沒有完全睡著狀態。
哪些情況易發生夢游呢?發熱、過度勞累、熬夜、情緒緊張或疾病導致的睡眠剝奪或飲用咖啡因飲料等;甲亢、偏頭痛、腦損傷、腦卒中、腦炎等;兒童中樞神經系統、大腦調節功能發育不成熟。遺傳因素對夢游的發生也有重要影響,有多項研究表明夢游呈現家族性發作。
大多數夢游發生在兒童時期,一般為4至8歲,可能是兒童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調節功能不完全成熟等原因影響睡眠質量,從而誘發夢游。隨著年齡的增長,夢游的現象會逐漸減少乃至消失。
而成年人的夢游是一種病態行為,并且往往具備攻擊性,多與患精神分裂癥、自身精神和心理原因等有關。
如果父母患有夢游癥,那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幾率遺傳夢游癥狀。此外悲傷或心理刺激過度,也可能會刺激產生夢游。如果兒童時期受到過強烈的刺激留下了心理創傷,夢游現象可能會持續到成人時期。
發現夢游者該如何處理
夢游者會起床并做出復雜的行為,但同時缺乏意識,甚至可能還睜著眼睛茫然地凝視,這會讓遇到他們的人感到十分不安。
那么,可否喚醒夢游者?不建議強行這樣做,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患者迷失方向,甚至產生暴力反應。與其喚醒他們,不如將他們帶回床上。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輕輕喚醒已完成夢游的人并讓他們再次入睡是合適的,這可以防止他們進入另一個夢游階段。一般情況下,預估夢游者可能發作的時間將其叫醒很有效。
夢游需要治療嗎
夢游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一般不需治療。假如因頻繁發生造成痛苦或動作行為有潛在危險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盡早診斷,及早治療。
如何預防夢游?
睡眠不足、過度疲勞、壓力過大、恐懼、焦慮等容易使夢游癥加重,需要設法消除;睡前上廁所小便、避免飲酒等措施也能減少夢游發生;年輕患者可以嘗試用心理行為治療,合并藥物使用則療效更佳,但對老年患者無效。
(中國新聞網)080E74EC-1A1B-4510-9581-E492F56D9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