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倫通過瞭望孔,真切地看到八路軍從高房工事里、磨盤底下,從墻根和廟臺背后,準確地向敵人射擊。他還看到了在村里橫沖直撞的日軍不時被地雷炸翻在地的情景。杜倫自豪地說:“地道戰,我是美國軍人中第一個參加者,非常榮幸!”
遭遇地道戰
1944年12月,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成員上尉艾斯·杜倫等3人來到晉察冀根據地,考察裝備簡陋的八路軍在敵后是如何站住腳并進行抗戰的。
杜倫的任務是考察冀中軍區。軍區司令部為此專門成立了聯絡科,由作戰科科長高存信調任科長,具體負責接待工作,并選派懂英語的縣長馬振武當翻譯。
在高存信、馬振武等人陪同下,杜倫先后到七分區、八分區、九分區考察開展地道斗爭的情況,他對利用地道作戰的方式感到十分新奇。
1945年1月,冀中軍區發來電報,說敵人知道九分區來了個美國軍人,集中了日偽軍800多人,預計將突襲邊關村九分區機關,抓捕杜倫。為了杜倫的安全,冀中軍區九分區司令員魏洪亮下令立即轉移。
很快轉移到了培里村,杜倫一行被安排住進堡壘戶盧四虎家。這時,敵人幾路合圍了邊關村。魏洪亮命令注意隱蔽,不要暴露目標。
天亮后,管理員去老鄉家借面粉做早飯。剛走到街上,迎面來了兩個日軍騎兵,他躲閃不及,掏出槍迎擊,擊傷對方一人。村外的日軍迅速圍住村子,在邊關村撲空的日偽軍,聽到槍聲也趕了過來。
杜倫在驚慌之下,強烈要求魏洪亮馬上派人送他回冀中軍區。魏洪亮勸他,現在最安全的辦法就是鉆地道。盧四虎端起鍋,打開灶膛底下的地道口,引杜倫等人下地道。魏洪亮緊急將現有人員進行了安排,高存信帶幾個警衛員負責杜倫的安全,其余人組成混合戰斗小組,隨時準備好戰斗。高存信等人留在屋內掩護,直到大家全部安全進洞才鉆入洞內。
這是一條防御性的蛇形地道,大部分地道只能彎著腰前進,洞徑小的地方還得匍匐往里鉆。馬振武緊挨著杜倫,輕聲給他翻譯對付敵人的辦法,他一邊聽,一邊緊張地點頭。
魏洪亮還在屋子里商量如何指揮部隊和民兵利用地道和高房工事打擊敵人,忽然一顆子彈打碎墻上的一面鏡子,十幾個日軍已沖上了東房頂。來自白洋淀的民兵神槍手、警衛員張建祥,用槍從窗眼瞄準房上的日軍,幾個連發后,房上的幾個日軍連人帶槍從房檐上滾了下去。趁敵人慌亂的時候,魏洪亮等人迅速鉆進了夾墻地道。
一群敵人擁入東屋,又遭到西屋和北屋的八路軍和民兵依托地道各個角落的射擊孔射出的子彈襲擊。日軍只聽到槍聲,卻看不到一個八路軍的影子,被打得暈頭轉向,因而大為惱怒,便在村里到處點火燒房,尋找地道口。
杜倫通過瞭望孔,真切地看到八路軍從高房工事里、磨盤底下,從墻根和廟臺背后,準確地向敵人射擊。他還看到了在村里橫沖直撞的日軍不時被地雷炸翻在地的情景。杜倫從未經歷過如此奇妙的戰斗,看到高存信他們鎮定自若,他也逐漸鎮靜下來。
“你是了不起的地道司令”
地道戰還在繼續。大批日偽軍順著槍聲尋覓過來,四處找地道口。他們用棍子挖鑿地道的響聲、打罵群眾的吆喝聲以及村里一陣一陣的槍聲,地道里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然而,村里出了一個告密的漢奸。日軍很快找到了灶臺下的地道口,日本兵一陣狂喜,朝洞里大喊大叫:“你們已經被發現了,快出來吧!”見許久沒有動靜,日軍朝洞里扔了顆手榴彈,然后逼著一個偽軍下洞。偽軍不敢抗命,戰戰兢兢下了洞。高存信對準黑影就是一槍,偽軍當場斃命。高存信告訴大家,鬼子很可能放毒氣,要大家都把毛巾用自己的尿液浸濕,一旦鬼子放毒就捂在嘴上。杜倫聽了馬振武的翻譯,遲疑片刻,還是照高存信的要求做了。
日軍在上面變換了花樣,用槍逼著盧四虎的父親盧大伯下洞探路,還在他身上拴了一根繩子控制他。一名戰士把盧大伯身上的繩子割斷,扶他慢慢下來,讓日本兵只拉回一條繩子。
日軍還是不敢貿然下洞,又扔了幾顆手榴彈,爆炸后除震下一些土外,地道中沒有任何損傷,也沒有任何動靜。日軍氣急敗壞地喊:“放水!他們不出來,就灌死他們!”一桶桶水從洞口流下。高存信組織大家用手刨土進行堵截,使水向支洞流去,流入蓄水井中。
過了一會兒,日軍最后的毒招拿出來了,一個冒著煙的瓦斯瓶滾進地道,警衛員陳曉增奮不顧身地沖上去,飛快拾起燃燒的瓦斯瓶扔出洞外。高存信迅速指揮大家脫下棉襖、棉袍堵住地道卡口,并刨土把棉衣的周圍堵好,大家用尿液浸濕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通風口方向轉移。敵人的毒攻又以失敗告終。
在日偽軍包圍培里村之初,魏洪亮已電令20公里外的分區四十二區隊馳援培里村,與附近的任丘縣大隊、區小隊配合對敵實施反包圍,同時火速向冀中軍區報告敵情。收到九分區的電報,冀中軍區司令員楊成武立即命令十四團增援培里村。
午后,地面上的槍聲密集起來,是趕來增援的四十二區隊在村外與被打得疲憊不堪的日軍展開激戰。魏洪亮迅速組織地道部隊和民兵分頭出擊,東打一槍,西扔一顆手榴彈,使得日偽軍內外受壓,顧此失彼,疲于奔命。這時,任丘縣大隊、區小隊也圍攻過來。日偽軍終于支持不住,奪路而逃。
下午5時許,一場激烈的地道戰勝利結束。魏洪亮通知可以出地道了,杜倫這才伸開已發麻的腿,從洞中鉆了出來。這次戰斗,他們在洞中堅持了10個多小時,斃傷日偽軍數百人。杜倫對魏洪亮豎起大拇指說:“地道戰術,偉大的勝利。你是了不起的地道司令!”
盛贊地道戰術
為防止日軍再襲,魏洪亮決定讓杜倫先回冀中軍區駐地。軍區參謀長沙克出村迎接,對在培里村戰斗中受驚的杜倫表示慰問。杜倫自豪地說:“地道戰,我是美國軍人中第一個參加者,非常榮幸!”
后來,軍區副政委李志民與杜倫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交談。杜倫詳談了自己親身經歷的培里村地道戰。他問李志民:“地道戰術是哪一位軍事家發明的?”李志民說:“是老百姓在斗爭中發明的。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杜倫聽后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民很有智慧、很有辦法,也很勇敢。日本必敗,中國必勝!”
(《炎黃春秋》)080E74EC-1A1B-4510-9581-E492F56D9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