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電動汽車行駛過程是零碳排放,但從生產到回收的整個電動汽車生命周期并不是完全清潔的,用高污染材料制造汽車電機以及使用化石燃料生產電池都是如此。為了滿足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要求,汽車制造商們正在從整個供應鏈中逐步剔除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這給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帶來了更多市場機遇。
在制造傳統電機的過程中,稀土金屬不可或缺,但其生產往往要用到污染環境的化學物質。位于英國北部的AEM公司正與大眾旗下奢侈品牌賓利以及其他汽車行業的公司合作,開發不含稀土金屬的可回收電機。
AEM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威德默表示:“我們的客戶需要找到一種節省成本的方法,既不再使用內燃機,同時又不需要在汽車中使用大量稀土元素。”歐盟去年宣布要最終實現零碳排放目標的法律草案,考慮對進口產品的超額碳排放收費,立法要求采購符合標準的產品,并制定電動汽車電池回收計劃。
與此同時,歐盟對供應鏈的審查也越來越嚴格。在全球范圍內,碳排放稅的落地可能會讓落后的汽車制造商們付出沉重代價,而投資者和金融家越來越青睞那些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資質更好的公司。
以色列電池技術公司Addionics首席執行官莫希爾·比頓表示:“人們對ESG的關注度越來越高。”Addionics公司生產的3D電極能使電池變得更清潔,但在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技術領域,還不確定有多少尋求開發清潔電動汽車市場的公司能夠獲得成功,畢竟今天的尖端技術有可能明天就過時了。698811A5-559C-44BC-938F-44674D2B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