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國防長本·華萊士與一個“烏克蘭總理”的冒充者進行了至少10分鐘的視頻通話,引發熱議。英國防長究竟是怎么和一個假“烏克蘭總理”通上話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英國高層第一次被騙。
英防長與冒牌烏總理
當地時間3月17日,英國防長本·華萊士在社交媒體發文介紹了一段被忽悠的經歷:一個“烏克蘭總理”的冒充者試圖與自己交談,并提出了數個誤導性問題,自己在心生懷疑后切斷了通話。
隨后,華萊士不忘趁機攻擊俄羅斯,聲稱“俄羅斯再多的虛假信息、扭曲事實和骯臟伎倆,也無法轉移人們對俄羅斯侵犯人權和非法入侵烏克蘭的注意力”。
不過,華萊士既沒有披露自己被忽悠的具體過程,也沒有提及任何關于俄羅斯與該事件有關的證據。
對此,有不少網友感到詫異:“堂堂英國防長究竟是怎么和一個假“烏克蘭總理”通上話的?”“我只是不明白為什么國防大臣要披露這件事。如果這事真的發生了,使用的是安全線路嗎?如果不是,為什么不用呢?我覺得公開強調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
據報道,這場視頻會議是國防部在接到另一個政府部門發來的接洽細節后為華萊士安排的,目前還不清楚這個冒充者是如何騙過國防部官員,讓他們以為他是真正的烏克蘭總理。
英國國防部匿名消息人士稱,這個冒充者還“下了一些工夫”來偽裝自己,不僅在視頻連線時在背后放了烏克蘭國旗,還從烏克蘭大使館那邊偽造了細節。
當時,這個冒充者與正在波蘭進行訪問的華萊士進行了至少10分鐘的通話,問了一些與英國對烏克蘭外交政策有關的問題。
不過,由于這個冒充者提出的問題很奇怪,華萊士很快就起了疑心。
“你收到我們寄來的材料了嗎?”冒充者問道。
華萊士當時回應,自己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
這個冒充者還提到了一些華萊士“從來都沒聽過的名字”,但隨后就被切斷了通話。
報道指出,英國國防部已經向華萊士發出呼吁,要求他提高警惕,以防冒名者試圖利用任何視頻片段進行“深度偽造”,從而破壞俄烏軍事沖突問題上的國際團結。
此外,在華萊士公開披露該事件后,英國內政大臣普里蒂·帕特爾也表示自己近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并稱“在如此艱難的時刻,試圖分裂我們的行為真是可悲”。
目前,華萊士已下令立即對國防部安全漏洞展開調查。
無獨有偶
關于此事,有專家指出,雖然尚不確認是自導自演,還是確有此事,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英國高層官員第一次被騙了。
2015年,有一個騙子撥打了英國情報機構的電話,獲得了情報機構負責人羅伯特的電話。騙子又假裝是羅伯特,給時任首相戴維·卡梅倫打了電話,聊了會兒家常。
2018年,時任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也接到過一個詐騙電話。當時電話里的人說自己是亞美尼亞新任總理,然后跟鮑里斯聊了半天國際關系。
而這種騙局也不只發生于英國。2017年,美國能源部長與時任烏克蘭總理“羅伊斯曼”通話在長達22分鐘的對話中,雙方對油氣發展、北溪二號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并交換意見。事后被曝光,這通電話實則是俄羅斯兩個整蠱專家撥打的。
無獨有偶,不久后,又有一個英國的整蠱者聲稱自己是特朗普女婿,并通過郵件讓美國國土安全與反恐助理托馬斯·博塞特出了大糗。
為什么國家政要會被騙
為什么國家政要會被跨國電話所騙,本國的情報和網絡監控部門難道只是擺設?
按理說國與國之間、國際組織之間通話,不是誰想打就能打的,要經過兩國之間的外交部門提前溝通,先將這個事項列入工作計劃,確定人員、時間、內容和方式,每次通話背后都有國內行業專家和翻譯等相助。
一些國家政要如此容易被騙,可能與他們工作的方式有關,比如喜歡通過網絡透露自己的私密信息,喜歡找陌生人聊天,被一些獵奇者找到了漏洞,因而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國際笑話。
令人好奇的是,這些人是通過什么手段與各國政要建立連接的呢?專家認為,他們實際上是利用了政府的一些安保漏洞才得手的。專家指出,一般來說,除了各國重要盟友會有專線電話溝通外,不少國家領導層在和其他國家溝通時,往往不會采用保密通信線路。再加上不少工作人員對能直接打通政要電話的人容易放松警惕,過分相信電話顯示信息,因此一旦電話號碼泄露,就很容易出現類似情況。但本次情況究竟如何,還有待調查。
有英國專家特別指出,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一般最多出現在部長級別,而若想撥通各國首腦的電話,難于登天。在各國首腦對話中,其保密程度和安全性絕非常人可以想象。
(環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