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8月初,從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中央內部應支持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王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不應爭當領袖。”那么,共產國際和蘇聯領導人為何會放棄曾經一度看好的王明?
1938年8月初,從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傳達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內部應支持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王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不應爭當領袖。”季米特洛夫的這一指示實際上表明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對中共領袖人選的態度。那么,共產國際和蘇聯領導人為何會放棄曾經一度看好的王明?
為達目的,人為地夸大事實
由于缺乏實際革命經驗、缺乏對中國革命的實際狀況的了解和認識,王明時常對一些問題作出不切實際的判斷。
1937年11月11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會見即將返回中國的王明、康生以及在同年7月初抵達莫斯科的王稼祥時,詢問王稼祥紅軍究竟有多少人,王稼祥說在陜北大約有3萬人。當時,王明插話說是30萬人。斯大林聽到兩個不同的數字后,更相信親自參加了長征并來自陜北的紅軍領導人之一的王稼祥所說的數字。斯大林說:“重要的是紅軍的每個戰士都應當是真正的戰斗員,而不是只會吃糧的人。”
為達目的,王明人為地夸大事實甚至編造材料。共產國際領導人對此非常清楚,收藏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的檔案文件證明了這一點。該檔案館收藏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干部部提交給季米特洛夫的一份書面報告,該報告指出:“鑒于王明在其工作和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含混不清和令人可疑之處,以及他在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十三次全會和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向領導人提供了虛假情況匯報等無可爭辯的事實,因此,應當建議中共領導人不要將王明放在黨的最重要和最主要領導崗位上去。”該檔案館收藏的另一份檔案文件表明,中共早期領導人李立三曾說過:“王明在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以及其他場合夸大過數據和事實……王明認為,為了宣傳需要夸大數據和事實。”該館還有一份檔案文件記載:“為了給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造成一種中國革命正處于激烈、高潮的假象,王明曾指示他的秘書歪曲事實、炮制材料。”
主張殺掉蔣介石
王明最初應對西安事變的態度激起了斯大林對他的不滿和憤怒。
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中央最初的反應和主張是將蔣介石交給人民公審。當時,國內有不少人主張殺掉蔣介石,遠在莫斯科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王明就是其中之一。
斯大林知曉后非常震怒,打電話質問季米特洛夫:“你的那個王明是什么人?挑事的奸細?他居然要發電報斃了蔣介石!”季米特洛夫稱對此毫不知情。斯大林摔了電話:“我把電報找給你!”
斯大林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當時他迫切需要一個各派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中國,使其能有效牽制、抵抗、消耗日軍,從而使日軍無力入侵蘇聯,確保蘇聯的安全。因此,王明主張殺掉蔣介石,自然會激起斯大林的不滿乃至憤怒。
“毛澤東確實是中共黨內最重要的政治領導人”
上世紀30年代,陳云、任弼時、劉亞樓等人向共產國際客觀地反映、匯報了中國革命的實際狀況,有助于共產國際和蘇聯領導人了解中國革命的真相,從而促使莫斯科決定支持毛澤東為中共領袖。
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里,一份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干部部呈交給季米特洛夫的書面報告指出:“在黨的老干部中,王明沒有什么威望。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干部部掌握的材料以及跟周恩來、任弼時、毛澤民等人的交談情況,完成了對26名中共領導干部的評述鑒定,這26人應當在中共七大上提到領導機構中。他們主要是曾經從事過嚴酷的地下工作、經歷過國內戰爭并且現在正從事著黨務、軍隊和政治等方面的領導工作。這26名同志中,特別杰出的是:林彪、賀龍、劉伯承、聶榮臻、蕭克、徐向前、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他們作為八路軍的領導人和指揮員不僅聞名于黨內,而且聞名于全中國。鄧穎超、毛澤民、高崗、徐特立、陳毅等人都是久經考驗且值得信賴、經驗豐富的黨務工作者……毛澤東確實是中共黨內最重要的政治領導人,他比中共其他領導人能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比他們更能準確地搞清楚中國復雜政治事件和政治形勢的實質并正確地提出任務。”
這份檔案文件表明,在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后,莫斯科繼續對毛澤東給予了肯定和支持,這對于毛澤東在中共黨內領袖地位的鞏固起到了重要作用。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推選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
(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