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敏


【摘要】目的:分析直腸癌患者腸造口術后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擇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30例腸造口術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成研究組和常規組,兩組均包含15例患者。在常規組中,為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在研究組中實施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分析兩種護理措施對直腸癌腸造口術后患者預后產生的影響。結果: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更高,疼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更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直腸癌患者腸造口術后,護理人員為其實施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使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結局,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個案管理;延伸護理;直腸癌;腸造口
【中圖分類號】R5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前言
直腸癌在臨床中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消化道腫瘤,進行直腸癌腸造口手術后形成的腸造口會永久保留,對患者術后的排便方式產生影響[1]。由于患者缺少對自身疾病的了解,自護能力較差,因此出院后容易護理不當而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產生,嚴重降低生活質量。個案管理可通過多種方式,如溝通、教育等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實施連續、整體的護理服務[2]。延伸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將醫院護理延伸至家庭、社區[3]。本研究為分析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對直腸癌腸造口患者術后的影響,選取30例在本院進行治療的腸造口術后患者進行研究,期望為相關臨床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現將研究資料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30例腸造口術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成研究組和常規組,兩組均包含15例患者。在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7:8,年齡為34-73歲,均齡為(57.12±6.45);在常規組中,男女例數比是6:9,年齡為33-77歲,均齡是(59.13±6.51)歲,對兩組患者的基礎信息,如性別、年齡等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兩組間的差別并不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1.2方法
在常規中為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包括: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合理的飲食;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并通過健康知識手冊等為患者進行直腸癌健康教育。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具體如下:①在對患者進行腸造口手術之前,患者缺少對手術、疾病的正確認識,因此會產生消極心理,如焦慮、恐懼等,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變化進行分析,運用個案管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患者的內省需求,及時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勸慰,充分宣泄不良情緒,繼而有效排解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同時護士應向其詳細講解腸造口手術重要性及必要性、注意事項及腸道準備等,使患者重拾治療信心,做好接受腸造口手術的一切準備。(2)手術完成后,患者將使用腸造口排便,故腸造口護理對患者今后生活質量非常重要。由于腸造口與手術切口臨近,當使用腸造口排出糞便后,極易污染手術切口,因此護士應叮囑患者向腸造口一邊側臥,同時密切觀察腸造口有無壞死、出血等情況。護士先向患者介紹正常腸造口相關情況,同時采取個案管理指導方式給患者講解如何更換造口袋、清洗造口及處理相關造口并發癥。護士向患者講解不同造口袋使用方法、價格、性能、特點,且依據腸造口實際大小、位置、形狀為其選取合適的造口袋。出院時建立微信、QQ等聊天群,以便患者遇到問題隨時咨詢。(3)護理人員通過微信、QQ等聊天群,向患者家屬介紹腸造口相關常識,并告知其在生活中多關懷、鼓勵患者,使其樹立康復信心,點燃生活希望。出院后前3個月,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家庭隨訪,實際指導家庭日常護理中的各種問題,加快患者身體恢復。
1.3觀察指標
①疼痛評估[4]。運用視覺模擬評估量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評分標準為:0分表示無疼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7-9分表示重度;10分則表示患者的疼痛已經超出其承受的范圍。②運用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級,護理滿意度的計算方式為:(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③生活質量評估。QLQ-C30即《生活質量核心調查問卷》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問卷中共包括5個維度,即認知功能、情感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和社會功能等,每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數的高低可以體現患者生活質量的高低[5]。
1.4統計學分析
在獲取數據后,需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3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n(%)表示計數資料的百分比;然后進行卡方檢驗確定是否具備統計學特征差異。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形式展示(x±s),用t檢驗確定是否具備統計學特征差異。差異閾值設定為P<0.05表示具備統計學特征的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的對比
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并無明顯差別,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相對于常規組,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附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對統計到的患者護理滿意度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表示對比存在統計學上的差別,附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對比
干預前,在從不同維度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發現,兩組數據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在實施護理干預后,從五個維度對比發現研究組數據均高于常規組,并且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直腸癌造口術后患者的排便方式發生改變,且患者無法控制排便,因此患者容易出現消極心理,如自卑、抑郁等,嚴重影響術后的生活質量。個案管理能夠改善患者圍術期的心理問題,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自護能力。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是以患者為中心,綜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從醫院到家庭延伸化、個體化的方案,相比于常規護理,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的持續時間更久。
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30例直腸癌腸造口術后患者展開研究,結果顯示,相對于常規護理,接受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更高,疼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更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證明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在直腸癌腸造口術后患者康復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4小結
總而言之,在直腸癌患者腸造口術后,護理人員為其實施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使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結局,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司二冉,邢孟艷.延伸護理在直腸癌造口患者術后應用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年6卷42期,79-80頁,2019.
[2]韓昊君.延伸護理在直腸癌腸造口術后干預進展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v.5(23):201-201.
[3]劉春麗.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對直腸癌患者腸造口術后情況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0,v.29(34):170-172.
[4]張晶.延續護理對直腸癌造口患者心理狀態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
[5]劉利.延伸護理在直腸癌腸造口術后患者居家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9年17卷12期,117-119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