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利娟
高達2 萬米的蘑菇云籠罩在火山上空,釋放的能量約等于10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四周擴散的環狀沖擊波引發了跨洋海嘯……1 月15 日,位于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的火山猛烈噴發。

當天,利用我國風云四號B 星數據制作的高分辨率多通道真彩色合成圖顯示,瞬間噴出的火山灰云突破對流層頂,形成直徑近500 公里的傘形云團,周邊的巨大沖擊波清晰可見,就好似飽腹感的地球從地幔中打嗝呼出一大口“熱氣”。
作為可能是湯加島嶼30 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關于“火山噴發會改變全球氣候”,乃至“受益于火山噴發,全球變暖影響可以抵消,減排壓力減輕”等焦點話題,引發熱議。1月19日,業內專家對此做了解讀。

1783 年,冰島的納基火山噴發,導致歐洲1783年至1784年冬季氣候異常寒冷;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造成嚴重氣候災難,火山噴發次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0.4℃至0.7℃,北半球許多地區遭遇“無夏之年”。再看1991 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噴發,向平流層注入大量氣溶膠,數月后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0.5℃……這些著名的火山噴發事件都證明,火山噴發確實會與全球氣溫下降產生關聯。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專家表示,湯加島嶼火山處于低緯度地區,而近100 年來,有三次大規模低緯度火山噴發。這些火山分別是1963 年3 月17 日的阿貢火山、1982 年4月4 日的埃爾奇瓊火山和1991 年6 月15日的皮納圖博火山。它們噴發后的當年12 月至次年2 月,我國除東北和新疆以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
火山噴發之所以會導致降溫,主要原因是它向大氣層注入了含硫氣溶膠,這些氣溶膠進入平流層,幫助地球將更多的陽光反射出去,從而在大氣層內產生冷卻效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因果關系若成立,還必須考慮一個重要因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給出的衛星監測圖顯示,湯加島嶼火山噴發首日,二氧化硫的釋放量為62 千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也給出分析,曾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0.5℃的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最終釋放了20000 千噸二氧化硫。因此,如果要達到之前火山噴發對氣溫下降的影響程度,湯加島嶼火山需要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硫。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專家表示,一系列研究表明,火山噴發一般會對未來一至二年全球和東亞氣候產生持續影響,估計造成0.3℃左右的降溫效應。對于我國而言,火山噴發可減弱次年東亞夏季風強度,進而導致我國夏季雨帶偏南。因此,專家建議將火山噴發的持續影響,納入汛期降水預測因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