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強

為什么把人性化放在第一位?實在因為這輛車的人性化配置比我能想到的要豐富不少。比如側方位停車的時候,一般倒車攝像頭或者360°攝像頭只能目測并配合不斷急促響起的雷達聲提示你的車與后車越來越近了,如果對車輛不熟悉,這個距離還真不好“拿捏”。但第二代CS75PLUS往前想了一步,倒車的時候不但有圖像和聲音顯示,而且還顯示出了與后車的距離,精確到了厘米級,一旦不到30cm的距離就會提示停車,這樣的設計,無論新手還是老鳥都會比較喜歡吧?

車輛點火后,駕駛員還可以通過儀表盤看到方向盤是否回正并標示了應該回轉的方向,避免起步前在狹小區域發生剮蹭;車輛起步前,如果有自行車或者其它移動物體從側后方經過,開門預警功能會及時提示,以保證安全。除此之外,其它諸如換道輔助、車道偏移的常見的ADAS駕駛輔助功能,試駕車也是一樣不落。
與第一代車型相比,第二代CS75PLUS的外形更加年輕,官方稱之為新科技智慧美學,通俗點說就是更科幻了。中網由原來的點陣式設計變成了類似鯨魚尾鰭的紋路。搭配選裝的金色條紋,低調奢華有內涵。

貫穿式設計的前照燈采用全LED光源,開啟之后日行燈與中間光源同時亮起,視覺上強調了車身寬度。霧燈區域沒有看到霧燈,而是變成了裝飾口,不知道前照燈是否可以在雨霧天氣承擔起這個責任。
車身側面的結構比較復雜,所以從圖片中,光影效果是十分豐富的。車窗下方能找到一條明顯隆起的腰線,與車身下方的金色飾條相呼應,再往下則是車身同色的塑料護板,它與前后保險杠一起承擔起SUV可能遇到的一些剮蹭。

車尾的設計非常出彩,四出排氣不是裝飾。更亮眼的部位是尾燈設計,主燈采用戟形設計,內里細節非常豐富,密密麻麻的燈珠營造出的十分復雜的層次感,左右尾燈采用一條細長燈線連接,官方稱之為烈焰流光,大概就像是火光在夜空中搖曳的身姿。
內飾設計在運動的基礎上著重強調年輕與智能。比如類似賽車的連體式座椅,類似科幻電影中飛船內部裝飾的中控臺材質;比如雙12.3英寸的儀表與中控雙連屏,這一切都從視覺上呈現了未來化的氛圍。
配置層面,第二代CS75PLUS十分豐富,不說眼睛能明顯看到的大天窗或者SONY音響。僅車內感知探頭就有兩個。一個是位于方向盤頂端的紅外攝像頭,負責識別駕駛員面部、狀態監控和駕駛時的動作;另一個則是車內后視鏡上方的攝像頭,負責識別各種不同手勢,以實現對車機的隔空指令。

此外,試駕車還依據騰訊梧桐車聯TINNOVE提供豐富的在線娛樂和導航、實現車載微信功能、因為使用電子擋桿,所以第二代CS75PLUS的前排儲物空間非常出色,就連手機位置都給了兩個,一個無線充電底座,還有一個豎立插口,主、副駕駛無需禮讓。杯架有兩個位置,扶手箱的空間足以隨便放進一臺單反套機,再塞上幾瓶礦泉水;如果前排還有儲物需求,中控臺還有一個可以存放背包的空間。
來到后排,雖然軸距2710mm看起來不算寬裕,但身高174cm的人腿部和頭頂空間都十分寬裕,再加上中間地臺是平的,所以橫向空間也比較有優勢。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并與地板持平,官方數據達到了1450L。

試駕車搭載了2.0T與愛信8AT的傳動組合,最大額定功率為171kW,最大扭矩比上一代車型高出30N·m,達到了390N·m。從體感來說,試駕車的傳動組合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調校都是十分優秀的。
依靠經濟、正常、運動、自定義等四種駕駛模式,第二代CS75PLUS可實現不同的駕駛風格。在幾天的試駕中,我更喜歡正常模式,經濟模式低速渦輪未介入時加速會有一定的遲滯,運動模式低速加速時油門更靈敏。而正常模式深踩油門,這臺藍鯨動力2.0T發動機也能在瞬間提供足夠動力,且8AT變速器毫不拖沓,二者緊密結合完成提速超車等一系列動作;相比之下,運動模式更加適合車上只有自己、在高速公路或者可以激烈駕駛的時候使用。
第二代CS75PLUS的NVH性能和底盤表現給人印象深刻。即使在高速路最高車速的情況下,其車內噪聲也十分微弱,發動機噪音和底盤傳來的路噪都被良好地隔絕,SUV無法避免的風噪也被盡量削弱,傳入耳中可以說已是微乎其微。

相對來說這個級別或者價位的合資SUV底盤表現并沒有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車型。但第二代CS75PLUS的表現相當驚艷。面對一些小的顛簸,其濾振能力相當出色,車內幾乎感受不到;快速通過減速帶的時候,懸架也能化解大部分沖擊并在最后壓縮行程時拉住車身,化解回彈造成的顛簸,略微遺憾的是其方向盤指向性依舊是大部分SUV的設定,快速轉彎時稍顯模糊,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比起同級合資SUV車型,結合12.49萬~15.49萬元的售價,CS75PLUS的優勢十分明顯,頂配車型的配置和舒適度足以挑戰20萬元以上的合資車型,所有你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它都配置了,可謂細致入微。至于有人擔心的耐久性問題,從其銷量和第一代車型的表現來看其實也沒什么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