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陸曉如/常換芳
積極探索利用新能源,將助力油氣田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春風送暖,春回大地。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期而至。在會議召開期間,本刊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總經理陶光輝。請他分享向今年兩會提交的《關于完善政策支持地熱產業發展的建議》,暢談河南油田作為傳統油氣勘探開發企業利用地熱能及其他新能源的有益實踐。
中國石油石化:陶總,您好!據悉,今年兩會您提出了《關于完善政策支持地熱產業發展的建議》。請問您為什么提出這個建議?
陶光輝:地熱能是一種儲量豐富、分布較廣、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利用地熱能,對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和《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陸續出臺,地熱產業越來越“熱”,地熱開發利用的空間理論上被拓寬。但一些地方認識不足、發展積極性不高,導致對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政策支持引導力度不夠。例如,地熱能開發企業無法享受與太陽能、風能等其他清潔能源同等的補貼待遇;根據目前《礦產資源法》《水法》《可再生能源法》,地熱水具有水資源和礦產資源雙重屬性,地熱開發利用的管理部門職責不清,一些地方政府地熱管理部門審批難,不同地區的管理辦法存在較大差異,一定程度制約了地熱產業的發展。
地熱能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出臺促進地熱發展的落地政策,營造有利于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政策環境。為此,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遞交了這一建議。
中國石油石化:您的具體建議是?
陶光輝:地熱能項目一般投資額較大,補貼落實不到位,持續盈利模式需完善,經濟效益不明顯,制約了地熱產業的發展,我建議:加強地熱資源勘查投入。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支持相關地熱開發企業開展中深層地熱資源和淺層地熱能的調查、勘查、評價工作,促進地熱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加快研究出臺地熱發電扶持政策。參考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起步初期的扶持政策,對起步初期的地熱發電產業也給予電價補貼政策,以吸引資金投入,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的突破。開展地熱資源稅減免。基于地熱能可再生能源屬性,考慮到地熱產業處于培育階段且多為民生工程,建議對于按要求實現“取熱不耗水”的水熱型地熱能項目減免資源稅,鼓勵規模化發展。
中國石油石化:河南油田在地熱開發利用上做了哪些工作?
陶光輝:近年來,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石化累計建成地熱供暖能力8000萬平方米,占全國地熱供暖面積的30%以上,積累了實踐經驗。油田礦權區內蘊藏著大量的中低溫熱水資源,大量廢棄閑置井可以改造為地熱井,進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
河南油田作為中國石化在油田礦權區進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代表企業,開展地熱開發利用起步較早,在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持續深化地熱開發利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近年來,河南油田按照集團公司“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和堅定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要求,成立專門機構,組織開展了系統性的南襄盆地地熱資源勘查研究,摸清了南襄盆地的熱源及熱儲分布特征、主要有利目標區。針對油區廢棄油水井開展了地熱利用相關試驗;與新星公司開展了地熱供暖合作,其中南陽科研基地地熱能供暖供冷項目,建設規模約8.2萬平方千米,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000噸。

中國石油石化:下一步河南油田將在地熱資源利用方面開展哪些工作?
陶光輝:根據地熱資源詳查,河南油田及周邊地熱資源較為豐富。下一步將依托油田油氣勘探開發人才、技術、裝備優勢,加強南襄盆地地熱資源勘查評價、南華北地熱資源普查力度,加大戰略技術儲備和關鍵技術集中攻關,積極探索深層地熱直接利用、廢棄油水井改造地熱井技術應用試驗研究工作,加快尋求在短期內能見效、看得見、摸得著,能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閃光點”。立足油氣應用場景,結合工藝改造、節能降耗、降本減碳,創新“地熱+”開發利用模式,在油氣站場大力攻關“采出水余熱+光伏(或光熱)”多能互補余熱利用項目,最大限度替代油氣站場加熱設施,降低自用油氣量和碳排放量,使之成為油田綠色低碳、節能降本的新引擎,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責任,為中國石化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公司貢獻力量。
中國石油石化:除地熱能之外,河南油田在新能源方面還進行了哪些積極探索?
陶光輝:河南油田通過系統研究國家、中石化、地方相關政策,分析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狀況,結合油田實際,出臺了《河南油田光伏發電總體方案》,明確了東西部利用場地、屋頂、廢棄井場、在用井場、農場開展光伏發電的邊界條件,初步篩選了擬實施項目。在綜合項目效益、造價、度電成本及施工難易程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對項目進行排隊,按照分期實施原則,有序安排。去年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6個,裝機容量約4980千瓦,每年可發電量約533萬度,年減少碳排放5070噸,年節約購電成本約65萬元,主要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方案設計,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油田目前還有風力發電項目。去年,采用合作開發建設模式與專業風電公司開展風力發電業務。項目由專業公司投資建設,油田出租閑置井場場地、享受優惠電價。雙方初步確定在采油二廠區域建設總裝機容30.8兆瓦的風力發電項目,預計每年可發綠電約7600萬度,節約購電費用約1400萬元,減少碳排放約7萬噸。目前,優選了3個井場作為一期工程,項目正在實施建設。
中國石油石化:在“雙碳”目標下,河南油田作為油氣生產企業將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
陶光輝:在“雙碳”背景下,河南油田將加大分布式太陽能、風能、余熱、地熱推廣應用,穩步探索推進實施氫能等其他新能源項目建設。將堅持光伏發電產業與油氣生產協同發展原則,按照“一年開新局、兩年快推進、三年成規模”的“三步走”戰略,在規模發展上下功夫、在關鍵技術上求突破、在運營模式上抓創新,全力推動光伏發電產業快發展、高質量發展。計劃到2023年,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05萬千瓦,年發綠電3200萬度,年節約購電成本800萬元,年減少碳排放3.04萬噸。
通過構建適合河南油田發展、經濟效益良好、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發展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將助力河南油田轉型發展,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