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彥俊
為解決民用建筑地下室的整體上浮或者局部上浮問題,減少相應事故發生,對民用建筑地下室擴體錨桿抗浮施工技術提出研究設計,根據地下室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測量放線,對鉆孔定位,運用高壓旋噴擴孔技術對孔點擴孔,制作錨索,運用旋噴鉆機附配吊裝系統,安放下錨,在囊袋內灌注水泥漿,起到固定的作用,最后對已經下錨的錨孔內補漿,鎖定錨桿,完成擴體錨桿抗浮施工工程。通過工程實例分析,論證該施工技術的實用性與有效性,為解決地下室上浮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措施。
運用抗浮錨桿施工是有效解決地下室上浮問題的關鍵,抗浮錨桿主要是地下結構抗浮措施的一種結構構件,需要結合地下水位的高低進行調試,擴體抗浮錨桿的長度與傳統錨桿相比較短,一般為傳統錨桿的1/4,其優點是大大削減了工程的施工成本,減少了設備的消耗,是性價比較高的錨桿構件,并且其受力較為居中,具有較強的承重能力。本文通過測量地下室的水位,確定鉆機的位置,對其展開引孔工作,將擴體抗浮錨桿穩定下錨,灌注水泥漿后固定,將錨桿鎖定后則可以加強地下室的穩固性能。
根據地下室的實際情況,對施工現場的地面作出調整,保持施工的區域內,地面保持平整狀態,在施工開始前,對該地面的下層開展探查工作,對地下的隱藏垃圾進行清除工作,保持地下施工區域的整潔性。
對測量好的錨桿位置標記,以該標記為標準,對旋噴鉆機的位置定位,定位誤差保持在20mm之內,在完成錨桿位置標記后,需要由施工技術人員對其作出審核,確定該位置是否符合施工標準與施工目標。在完成審核后,需要現場技術人員在施工測量技術的交底文件上簽字,在標記好的位置周圍設置安全警示通告,防止現場其他施工人員誤刮誤碰,造成標記模糊不清的失誤發生。在完成高壓旋噴機的試噴工作后,將設備的噴頭調平,測量該位置的水平高度。
在完成測量放線與鉆機定位工作后,對該點位開展引孔、擴孔工作,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1)使用清水引孔,必要條件下可使用粉煤灰、水泥混合液,引孔后,使用高壓噴射擴孔設備,對該孔實施擴孔工作,擴徑段直徑一般為160-180mm,實際直徑以錨桿能夠無阻礙安放為標準。
(2)在高壓噴射擴孔設備的鉆頭進入孔內后,等待鉆頭的轉動速度平穩下來,在該期間設計鉆進的深度與寬度,鉆頭保持水平方向前進,到達設計的深度時停止鉆進,只保持鉆頭的旋轉。
(3)高壓旋噴擴孔時,根據鉆孔的實際位置與現場施工情況確定擴孔的直徑,一般的錨孔擴徑段直徑Φ為800mm,能夠使錨桿順利安放,設置鉆孔的擴孔壓力為30-35MPa,防止壓力過大造成錨孔邊緣開裂,在擴孔過程中需高速運轉,進行兩次擴孔工作。
在施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鉆頭挺進的過程中,須時刻保持噴射工作,不得中斷。若意外發生噴射中斷,應將鉆頭快速提出,防止墻體塌陷。如圖1所示。

圖1 高壓旋噴擴孔
當擴體錨桿制作完成后,使用吊裝設備,將擴體錨桿水平吊起,將其安放到錨孔中,在安放的過程中,需要把控安放的角度,觀察錨桿是否保持水平,使其勻速地安放到錨孔中,達到錨孔的最深處。當安放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則可以采用下沖法安放錨桿,能夠起到穩定錨桿的作用。
在上文操作中安裝好的囊袋內灌注水泥漿,主要步驟如下所示。
(1)在對囊袋中灌注水泥漿時,應采用二級攪拌配制無泌水泥漿,水泥漿的水與灰的配制比例為0.55,在配制完成后,將水泥漿倒入濾網過濾,過濾后形成水泥狀,可以防止管道發生堵塞。
(2)等擴體錨桿進入到錨孔的最深處時,將水泥漿通過泥漿泵使其擠壓到擴體囊袋中,稍等片刻,待水泥漿凝固后,在該位置會形成一個穩定的水泥結石體。
(3)灌注完成后,將注漿管拆除,將其回收,對灌漿的設備清洗,將剩余水泥漿灌注到錨孔內。
(4)注意事項:注漿泵與錨孔之間的距離需保持在100m之外,防止灌注的水泥漿濺到注漿泵設備上,注漿的壓力一般在1.50MPa以下,需要結合施工實際情況以及泥漿的剩余量進行測算,在施工過程中,應將注漿管順時針旋轉,可減少浪費。
在錨孔內部補漿工作完成后,需要立刻將注漿管拔出,對管路開展清洗工作,需要使用大量清水清洗。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將注漿管的出漿口與囊袋之間的距離保持在40cm以上,方便注漿管快速拔出。在補漿完成后,將錨桿設定鎖定裝置,使錨桿與底板之間保持水平進行連接,連接后固定,將錨桿鎖定在對應位置,加強穩定性。
Y工程項目建筑物高93.81m,基坑平均深度為15.50m,其地下室水位約為7.89-8.56m,根據該場地實際情況分析地下室的歷史最高水位,抗浮水位標高以地下2m為標準,該建筑物抗浮部位為民用地下室部分,平行于基坑長度為85m,地下深度8m,南北平行于基坑長度為60m,地下深度8m。
根據地下室抗浮水位高度,制作5.5m擴體錨桿,確定水位高度后,在該位置設置標記點,使用鉆機引孔,設置錨孔深度為0.3m,使用高壓旋噴設備進行擴孔,擴孔直徑Φ設置為823mm,高壓旋噴壓力提高至30MPa,以16r/min的速度進行擴孔工作。完成擴孔后,向囊袋與錨孔中灌注水泥漿,水灰配比為0.45,在擴體錨桿中放置密室中砂層,提高擴體錨桿的抗拔能力。使用吊機放置擴體錨桿,將擴體錨桿放置到錨孔最深處(0.3m),對其加固鎖定,保持擴體錨桿水平,完成施工工作。
完成Y施工項目的擴體錨桿抗浮施工工程后,對施工結果進行分析,設置五個錨孔點,分別檢測其穩固性,確定該錨桿受力程度,論證該施工技術的優越性。五個錨孔點分別設置為QA、QB、QC、QD、QE,采用稱重機分別檢測五個錨孔點,測試錨桿的承重能力,獲得以下數據。
如表1所示,五個錨孔的承重重量均為1.5噸(t)以上,能夠承受較大的重量,主錨桿QB能承受2.2噸(t)的壓力,保障了墻體的穩定性,相比于其他施工方案,本施工技術更節約成本,具有較強的穩固系數,提高了樓體的抗拔能力,解決了地下室的上浮問題。

表1 錨孔錨桿起重機監測數據統計表
本文對民用建筑地下室擴體錨桿抗浮施工技術開展了研究設計,通過對鉆孔點位的確定,使工程的安全指數有所提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民用建筑地下室整體上浮或者局部上浮的問題,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將工程建設中的高新設備應用到本次施工技術的設計中,能夠使工程的開展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