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小區的一場“換物接龍”火了!4月11日晚,上海浦東某小區內一位業主孫先生看到微信群里有鄰居很想喝可樂,便自發將消過毒的12罐可樂放在一樓大廳免費供人取用。沒想到一個無心之舉不到半天,攢起了一個“小超市”。段子手們戲稱:可口可樂是食物鏈頂端的硬通貨,可以換萬物。
那么,12罐可樂究竟換到了什么?據媒體報道,有人貢獻了蔬菜,有人拿出了肉類,還有人提供了小狗的紙尿褲……熱心的鄰居還搬來了置物架,將“小超市”精心打理分成生鮮、干貨、日用、飲料等多個區域,供需要的人隨時取用。一場無償的可樂分享,變成了“接龍置換游戲”,接出了鄰里深情,傳遞了守望相助的溫暖,也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這段特別的“可樂換萬物”體驗被傳到網絡上后,收獲了無數網友點贊。
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不容忽視的現實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樓宇聳立取代了弄堂小巷,居民來自五湖四海,一些社區的鄰里間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城鄉居民眾志成城,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敲門行動”“跑腿”服務、互送口罩、幫辦代辦……譜寫了很多溫暖的故事。“12罐可樂換出一個小超市”是又一個生動見證。
鄰里守望不僅是個人的可貴品質,更是城市文明的底色。我們期望“12罐可樂換出一個小超市”之類的暖心故事在更多地方不斷上演、開花結果。
(摘自《北京青年報》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