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ower Plan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I Shao
(Shijiazhuang Chang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摘? 要】隨著電力事業的蓬勃發展,電廠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管是發展規模還是整體實力都在不斷壯大,為我國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電力需求。電廠安全管理應該將預防與控制事故作為工作重點,優化安全管理體系設計思路與方法,為電廠的安全運轉以及電力事業整體的進步提供保障。基于此,論文圍繞電廠安全管理體系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Abstract】With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he power plan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oth the scal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all strength are constantly growing. It has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ause and has met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n production and life. Power plant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tak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cidents as the focus of work, optimize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plant and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power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wer plan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ference.
【關鍵詞】電廠;安全管理體系;設計;優化
【Keywords】power plan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TM6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2-0032-03
1 引言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群眾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大,各類電廠與發電形式不斷增多,讓發電安全演變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力安全生產是廣大電力企業得以發展進步的基礎與出發點,當然也是電力資源得以安全有效運用的關鍵。在電廠生產活動當中各類事故的出現均是有緣由的,少不了各類制約因素與缺陷的存在,如技術、管理、設備、人員等。針對這樣的情況,電廠應該在發展過程中探索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方法,既要從設計上做好優化,又要在后續建設當中提出一系列的優化措施,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和故障風險,確保電廠的工作效益,維護生產生活的安全與穩定。
2 電廠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背景
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家的經濟事業蓬勃發展,社會的進步步伐不斷加快,各個類別的企業數量與社會經濟活動規模不斷增大。想要確保工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就少不了電力資源的支持,而工業用電量也在持續升高,用電需求以及用電質量要求大幅提升。從客觀角度進行分析,雖然國家的電力事業獲得了長足進步,但和社會企業的需求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電力企業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事故處理與防控、科技建設等諸多層面,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問題,無疑給企業的綜合建設帶來了很大威脅。
安全生產與穩定運營是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同時還是構建和諧社會與推動國家繁榮發展的保證。如今我們正在提倡各個行業與領域的升級換代,這里所提到的升級換代并不是某方面換代升級,而是要從經濟技術、管理理念、安全風險規避、設備更新、人員培訓等諸多方面進行整體升級與創新。但是因為大部分的電力企業是典型國企,在推進更新換代的過程中表現得參差不齊,所以需要逐步加大改革力度,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電廠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對推動電廠的長遠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應該成為電廠改革進步的重點。
3 電廠安全管理體系設計的目的與價值
加強對電廠安全管理體系設計的研究分析,最為基本的目標就是探究電廠的安全管理、生產運營等方面的問題,有效化解當前各類隱患,為進一步的發展、改革與打牢安全基礎提出科學建議,督促電廠主動踐行生命至上思想。
第一,促進電廠在生產實踐環節主動落實安全理念,打造高質量的安全管理與安全生產體系,全方位提升安全生產的思想水平以及實踐水平,為夯實安全基礎帶來安全上的保證和支撐。
第二,通過開展電廠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和一系列實踐活動,對電廠和有關的產業鏈開展安全檢查,從而逐步優化電廠的生產運營情況,綜合提升電廠的安全生產水平,減少安全管理成本,保證安全執行有效性。
第三,通過加強電廠安全生產方面的研究總結特色化的經驗和教訓,從而給同類企業建立標桿,為其提供可借鑒的模式以及具備參考價值的案例。
4 電廠安全管理體系設計內容
4.1 安全管理理念
對電廠來說,安全管理并非屬于單個工作項目,是連接上下的系統性工程,是電廠是否可以穩步前行與實現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電廠開展安全管理體系設計,應該明確設計的主要內容,從而在實際工作當中把握重點。安全管理是支撐電廠發展進步的前提,是企業經營活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門具備綜合性、系統性、精細化與多面性的管理科學。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的根本目標是保障好生命安全與設備安全,最終促進電廠效益的最大化。在實際的運營環節,安全管理和生產活動存在著對立統一關系,運用科學安全的管理方法可以提升企業效益水平,而企業效益又可以對安全工作進行補充。如果安全管理低效的話,那么企業效益會大幅度降低,反過來如果企業的經濟形勢非常低迷,也會造成安全管理惡化。在安全管理體系設計當中,應該重視安全管理理念的有效梳理,認清安全管理和企業生產的關系,提升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
4.2 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指的是企業在推進安全管理進程中選用的方式方法與思維手段。不同的企業因為各自的情況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安全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也會選擇不同的著力點。伴隨時代發展,安全管理模式和以往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從過去的事后處理轉變為當前的主動預防和提前預判。這樣的轉變對于電廠的安全管理來說非常有益,可以事先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在安全管理模式的具體設計與應用當中,需要綜合考量各個方面的因素,構建長效機制,形成動態化且具備預警作用的PDCA循環。從整體上分析,這樣的模式是世界大部分國家普遍認可的一種安全管理模式。對于我國來說,改革開放后形成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本質安全管理與NOSA管理模式。電廠的安全管理體系設計,應該從兩個模式當中選擇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案,或者是根據自身的情況設計特色化的安全管理模式。
4.3 安全管理機制
安全管理機制是在安全實踐當中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往往是以條文的形式存在。設計安全管理機制最為主要的目標是運用規章制度的呈現形式,把安全風險控制在能夠預判以及能夠控制的范圍。對于企業來說,安全管理機制并非短時間內建立的,一方面要有長時間的積累,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建立自身經驗,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對以往經驗的吸收和借鑒,對生產的不同環節與不同部位進行綜合考慮,并且在這一過程當中加強梳理對比和綜合實驗,進而建立有針對性同時又可以適應企業長遠發展的機制體制。各電廠應該將安全管理機制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在安全管理正確理念的基礎之上,探究安全管理的科學模式,完善安全管理機制。
5 電廠安全管理體系設計方法
5.1 安全計劃和組織
對于電廠來說,安全生產是亙古不變的主題,應該始終用一號文件形式對其進行強調,始終由一把手親自抓好落實工作,建立全面多維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時打造黨政工團的齊抓共管新局面,形成良性循環。在安全計劃和組織工作當中,針對安全組織機構的設計,重點涉及廠長、副廠長、安檢部長、設備科長、生產科長、人資部長、檢修科長。
5.2 安全識別和預防
安全防范是建設安全文化與打造安全體系的關鍵點,是否可以實現充分防范和應對對企業的綜合運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安全識別與預防工作當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構建防范體系。電廠需要將教育培訓工作作為重點內容,促進教育培訓常態化,真正意義上把安全防范放在安全管理的核心地位來抓。在安全教育培訓當中,為了避免出現紙上談兵的情況,提高各個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技能,應該把理論教育和實踐技能培訓結合起來,并建立教育培訓制度,使得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據可循;發揮日常組織機構的作用,積極組建高效率的風險防范領導工作組,使得各項安全管理問題的處理都有專門的機構和工作人員承擔;對過去電廠出現的各類事故進行歸納分析,對未來因素展開合理預判與科學防范,積極探尋電廠生產活動當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與安全隱患,力求從源頭出發減少安全事故。
②加強源頭監管。相較于其他類別的企業,電廠存在的危險源多種多樣,是一個需要防范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所以建立危險源管理小組或是組織機構是至關重要的。電廠應該積極落實國家以及行業標準,監管重大危險源的運輸、保管、應用、后續處理等相關環節,且在實際工作當中要堅持預防為主、防用整合的實踐原則,對危險源進行妥善處理,有效降低風險。
③完善預警制度。電廠需要主動把安全風險預警當作預防體制機制構建的重點來抓,注意聯系電廠的現實情況,考慮國家相關制度的規范化要求,對自身風險等級進行劃分,結合相應等級確定出對應的應對處理機制。為保證預警管理的效果,需要加大考核力度,完善獎懲措施,將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結合起來,促進預警管理的有效落實。
5.3 安全評價和監管
安全評價體系是確保企業安全有序生產的手段,優質的安全評價和安全監管工作,可以實現對各類風險問題的預防與管理。通常情況下,電廠在設計以及優化安全評價和監管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從整體出發,既要做好統籌設計,又要考慮后續的分工落實。
第一,完善頂層設計,加大政策保障。頂層設計的科學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這一過程當中要著力打造有效的安全網,恰當分解安全責任以及安全工作目標,逐層逐級推進管理,構建有效的操作章程與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標準與綜合管理機制。
第二,做好科學分工,確保責任落實。想要將安全評價和監管體系的功能優勢進行最大化發揮,其中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就是要明確分工,合理劃分責任,并將責任落實到人。對于電廠而言,需要確定第一責任人,然后從廠長到部門負責人,再到車間主任、班組長、工人等,必須做好責任壓力傳導,通過責任的逐層遞進,保證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落實。
第三,加強機制體制,發揮應有的功能。電廠在確定了相應的安全責任與生產計劃之后,接下來必須對各項計劃進行嚴格執行,而且要出臺相應的機制體制,保證各項計劃的實施,其中非常關鍵的就是要構建監督機制,對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監管,并且要讓機制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能發揮應有的價值和功能。
6 電廠安全管理體系的優化保障措施
6.1 抓好組織領導工作
電廠的一把手以及主要領導人員應該在思想上進行提升,提升對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改革發展的重視水平,其中一把手需要主動擔任組長,引導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并且真正投入安全管理體系功能發揮的環節當中。尤其是在關鍵崗位以及關鍵部位,必須狠抓落實,且在這一過程當中積極采取制定計劃、踐行措施、加強考核、注意督促、重視宣傳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每個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都能夠形成對安全管理體系的正確認知,并將其落實下去,確保思想與行動的一致性。
6.2 把握計劃和實施環節
安全管理體系對于電廠當前和未來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要想確保這一體系的有序實施,必須制定周全而又嚴密的工作計劃,但是計劃制定、實施并不容易。在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當中,要有以下條件作為保障:
第一,提升領導的重視程度。作為電廠的領導,需要親自參與到謀劃工作當中,并且堅持做到經常過問,從頂層逐步傳導責任與壓力,推動計劃到現實的轉變。
第二,加強部門的協調配合。安全計劃不僅涉及單位、部門以及個人,還需要所有部門和所有員工的參與和共同努力。各個部門領導均要針對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工作探究細致推進與動態跟蹤的有效方法,而且在實際工作當中需要積極提出合理的意見與建議,分階段按時按量完成實踐任務。
第三,宣傳部門與工會組織承擔宣傳責任。深入基層并在不同層面對安全管理體系的知識內容進行大力宣傳,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在這一過程當中應該加大歸納總結力度,提出通俗易懂且極具號召性的文化口號,并在電場當中開展有力宣傳。積極打造優質的文化氛圍,發揮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并通過耐心的指導和宣傳,提升員工對安全管理體系內涵與價值的認知,并帶領廣大員工主動投入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過程中,提高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當然在安全管理體系實施之后,需要積極總結經驗與教訓,結合內外部形勢變化進行動態改進,從而保證安全管理各個環節的循環上升。
安全生產運營是維護企業發展進步最為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事業不斷進步的必然要求。電廠的發展和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為有效供應電力資源,確保各行各業的穩定發展,必須把推動電廠安全管理作為重中之重,著力建設電廠安全管理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電廠在積極適應電力行業體制改革新環境的同時,應該明確電廠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明確體系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從而為電廠的安全有序運行提供更為完備的保障條件。
【參考文獻】
【1】閻其業.發電廠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投資與創業,2020,31(19):148-150.
【2】潘月華.發電廠安全管理模式初探[J].科技創業家,203(07):145.
【3】劉宏韌.電力行業現代安全管理體系的探討[J].南方電網技術研究,2015,22(3):68-70.
【4】劉鐵忠,李志祥.企業安全管理理論研究綜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8(4):11-13.
【作者簡介】李劭(1992-),男,湖北荊州人,從事安全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