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艦上嗶嗶亂射的激光槍、絕地武士嗡嗡揮舞著的激光劍、毀天滅地的激光殲星武器……激光,可以說是大眾最熟悉的“高科技”了!然而這些都只是科幻電影里借“激光”之名進行的藝術創作,真正的激光可不是這樣的,至少目前的人類還不能像科幻電影里那樣使用它。
用激光連接宇宙
激光是種什么光?
簡單地說,激光這種光:發散度極小,容易集聚到一點;總能量不一定很大但高度集中,所以亮度很高;單色性好,不像太陽光那樣是各種顏色光的混合光;相干性好,方便調控等。
激光通信
宇宙空間里的飛行器距離地面上的指揮中心無比遙遠,想要彼此聯絡只能使用無線通信的方式。相比地面上常用的無線電,激光發射的能量更高,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傳遞更多的信息,通俗地說就是信號好、速度快。
激光推進
和靠化學燃料燃燒推進的傳統火箭不同,使用激光推進技術的太空飛行器不需要自身攜帶燃料。地面發射的激光只要擊中飛行器的光帆,就能像風吹船帆那樣推動飛行器在宇宙中飛行。
激光測距
一些地方晚上有時能看到一道從地面射向夜空的光線,這可能是地面上的觀測站在和太空飛行器合作進行激光測距。這種激光測距的方式不僅能校準飛行器的飛行軌道,還能繪制更加精確的地圖,為監測大陸板塊運動、海洋變化等提供詳細的數據。
激光探索
無論是發射探測器還是人類進入太空,都遠遠無法滿足人類探索太空的需求,所以當前科學家更多的是使用激光來代替人或機器去探索宇宙深空。比如著名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英文簡稱LIGO),就通過使用激光干涉分析遙遠的黑洞,成功驗證了引力波的存在。
激光導引星
在地面上進行天文觀測時,通常需要借助一顆明亮的自然星幫助矯正因大氣影響而造成的誤差。但合適的自然星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有,所以人們通過向天空發射激光,人工制造一顆導引星來協助觀測。
激光掃除
激光掃除是目前人類清理太空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地面發射的激光,掃射目標區域,可以有效地燒毀直徑1至10厘米的垃圾碎片或者迫使其墜入大氣層燒毀,為空間站和衛星掃除軌道障礙。
光盤
光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掃描來記錄和讀取信息,無論是制作光盤的刻錄機還是讀取信息的光盤驅動器,都有相關功能的激光器。
激光打印
激光打印機利用激光將圖像信號投射在打印機里的感光鼓上,鼓上被照射到的地方會發生放電現象,形成一個光電圖像。隨后利用靜電吸附粉墨成像的原理,圖像就能被印到紙上了。
現實中激光的安全等級分為第1、2、3a/R、3b/B、4級,其中第1級最弱(比如CD播放器里產生的激光),第4級最強(多數工業和實驗用的激光,能瞬間燒灼皮膚)。一定要注意,無論哪個等級的激光,在非醫療情況下,都不能照射眼睛!
條碼掃描器
這種掃描器能發射激光并測量從照射的條形碼處反射回來的光強度,從而讀取條形碼的數據。
激光手術
激光手術刀通過發射適當能量的激光精準切割生物組織。相較于傳統手術刀,激光手術刀的優點是出血極少,手術耗時短,能極大程度地降低術后感染風險。
用激光點火
用激光點火聽上去就像用大炮打蚊子的感覺,但這里的“火”可不是我們平時燒水做飯的火,而是核聚變的火!科學家建造了一座名為“國家點火裝置”的核聚變裝置,使用激光制造出極端的高溫高壓,再將其施加于一小粒燃料球上,從而啟動核聚變反應。
激光點火在靶室中進行,這里的靶室可不是普通的房間,而是一個直徑10米、重達13噸的大空心金屬球!
激光雷達
激光測量也可以用于日常的交通管理。比起老式的測速儀,激光雷達不僅能更快速地測出車輛的行駛速度,還能通過掃描車牌辨識車輛和駕駛員的信息,方便交警管理交通。
激光冷卻
雖然激光總給人一種很熱的感覺,但它其實也能用來降溫!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激光冷卻技術,可以將原子的溫度降低至接近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零下273.15攝氏度。絕對零度在現實中無法達到,只是熱力學溫度在理論中的下限。
激光切割
激光能量集中、方便調控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用來切割物體。不論是堅硬的金剛石,還是柔軟的紡織品,幾乎所有材料都可以使用激光進行切割。當然,激光切割也不是萬能的,其最大的缺點就是耗能太高,用起來不便宜啊。
你知道嗎?
1飛秒為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這個時間單位常用于微觀環境,比如化學反應的速度;1皮秒為1000飛秒;1納秒為1000皮秒。
1微米為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1厘米的一萬分之一。
所謂“點火”,就是最終要讓192束激光在1納秒內同時發射,在靶室內擊中燃料球,擊中的誤差不能超過30皮秒。點火的燃料球非常小,大概只有筆尖那么大,球內部為氫燃料。
2021年8月8日,國家點火裝置成功進行了點火實驗,192束激光將燃料球加熱到1億攝氏度的高溫,比太陽還熱!不過核聚變反應只持續了大約10飛秒,產生出1.3兆焦耳的能量。希望這項研究成果能夠造福人類,讓人類達到控制核聚變的目的,從而實現能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