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緊扣快遞物流、道路貨運、互聯網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特點,著力破解黨建工作“誰負責”、黨組織“怎么建”、黨建工作“力量弱”、黨組織如何“起作用”等重點問題,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突出統籌抓總,理順兩新工委體制機制。構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網信部門統籌協調,交通、郵管等24家行業管理部門各負其責,屬地兜底管理的工作格局。出臺黨建指導員選派管理《意見》和《辦法》,圍繞全職黨建指導員招聘、管理、培訓、考核、激勵約束等明確25條具體舉措,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黨建指導員隊伍。組織召開市委兩新工委述職評議會議,壓緊壓實黨建責任。
突出凝聚服務,加強快遞物流行業黨建。實施“萬名快遞從業人員關愛服務”行動,成立市快遞行業黨委、工會聯合會、團工委,業務占比95%的10家頭部企業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開展“我是快樂的小蜜蜂”主題活動,開發“江城小蜜蜂”線上平臺,建成600個“江城蜂巢”,提供避暑取暖、歇腳充電、飲水就餐等服務。推行“兩醫兩險兩援”關愛措施,持續提升快遞小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載體創新,探索道路貨運領域黨建。建立道路貨運平臺等3類企業信息庫,創新黨組織“建在車隊上、建在園區里、建在社區中、建在平臺上”等模式。依托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為貨車司機搭建“紅色司機寶”網上平臺,線上線下開展“云通黨建”活動。組織“我為司機辦實事”活動,建立問題訴求反饋機制,培育選樹“最美貨車司機”10名,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突出賦能發展,推進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黨建。依托互聯網行業“網上黨群服務中心”,培訓黨員骨干5100人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全職黨建指導員,派駐到新聞信息、網絡社交、網絡音視頻等9大業態龍頭企業。成立數字經濟綜合黨委,組建數字經濟黨建聯盟和黨建研習院,打造數字經濟黨群服務中心,針對企業痛點出臺惠企政策56項,為1000余家企業兌現獎勵資金近20億元,服務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