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有關數據統計,放眼全球,共計3.5億人正遭受抑郁癥的折磨,僅中國就占了大約三分之一。而說到抑郁癥,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胡海嵐,一位顏值與實力并存的專家教授。多年來,她一直兢兢業業地尋找救治抑郁癥的鑰匙。她掌握著整個學術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是當之無愧的醫學界“大牛”。
胡海嵐致力于研究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近年來在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郁癥發生的分子機制、以及社會等級的神經基礎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論意義又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系統性原創成果,在《自然》、《科學》等頂級學術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人民日報》曾評價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
在前一段時間,胡海嵐課題組在《Nature》上發表的兩篇關于抑郁癥研究的論文,加快了研發治療抑郁癥藥物的進度,使全球3.5億患有抑郁癥的人看到了希望。
2021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第24屆杰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名單,其中我國科學家、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教授、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主任胡海嵐因在神經科學、尤其是抑郁癥方面的重大發現而獲獎。她的工作促進了新一代抗抑郁藥物的研發。
據悉,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基金會于1998年設立,至今共遴選出122名獲獎者,并在超過115個國家和地區資助和表彰3800余名具有潛力的青年女科學家,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
近日,剛剛又被提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胡海嵐,已擔任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的院長,全面主持學院工作。這位40多歲的美女學者晉升成為了浙江大學這個重量級學院的院長,再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給外界帶來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