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州緊盯“用5年時間把全體黨員普遍輪訓一遍”目標,著力建體系、強陣地、活載體,整體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走深走實。
責任上肩,全力建強培訓體系。堅持系統思維,強化工作保障,體系化推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系統謀劃,筑牢組織領導體系。州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州、縣(市)委成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協調小組,每年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明確責任清單。構建州、縣、鄉三級聯動培訓體系,確保州級重點培訓、縣級普遍培訓、基層黨委兜底培訓層層抓實,高效推進。配優資源,夯實基礎保障體系。落實講師聘任制,選聘了2100余名黨員教育講師,建立州、縣、鄉三級開放式黨員教育師資庫。開發以張富清、王光國等重大典型為代表的優質課件,不斷強化黨員培訓課程、經費、陣地等基礎保障。完善機制,健全考評制度體系。將黨員教育培訓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重點項目清單和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實行定期調度、全周期管理。落實黨員教育培訓登記制度,2019年以來,全州舉辦黨員專題培訓班1600余個,每年對2萬余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其他班子成員全員培訓,累計輪訓普通黨員9.5萬余名。
陣地前移,全域建好鄉鎮黨校。在高標準建設州、縣(市)黨校主陣地的基礎上,全域建好鄉鎮黨校,打通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高位推進,全域覆蓋。州委研究出臺鄉鎮黨校建設指導意見,推動鄉鎮黨校機構、場地、師資等落地落實,每個鄉鎮(街道)建起1所黨校,配套建設2至3個現場教學點。高標建設,全面規范。按照“有組織機構、有教學場地、有實訓基地、有教學設備、有授課師資、有教學課程、有教育計劃、有規章制度、有經費保障、有培訓實效”,制定鄉鎮黨校規范化建設“十有”標準。建立州、縣(市)黨校聯系指導鄉鎮黨校制度,全員派駐指導員進行業務指導,提升鄉鎮黨校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高效運行,全額保障。采取“縣級財政按培訓計劃預算+縣級留存黨費補充”方式落實經費保障機制,每年為每所鄉鎮黨校補貼經費5萬至10萬元。州級留存黨費100萬元支持鄉鎮黨校建設。全州鄉鎮黨校建成以來,共舉辦黨員培訓班900余個,占全州黨員培訓班總數的近60%,培訓黨員6萬余名,承擔了80%以上的農村黨員兜底培訓。
精準施教,全面提升培訓質效。著眼建設過硬黨員隊伍,不斷在培訓內容、需求、形式上用力。內容上聚焦,力求“教”與“育”有機融合。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將其作為首課、主課、必修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聚焦中心工作,全面落實7項基本任務,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加強理論培訓、強化實踐鍛煉,確保教育培訓內容的具體化、系統化。需求上精準,力求“供”與“需”有效匹配。統籌好事業需要、組織要求、個人需求,建立“黨員點單+黨校接單”機制,通過年度培訓集中接單、個性化培訓單獨點單、小眾化培訓上級派單方式,豐富培訓供給。每年發布教學指引,明確不同領域和群體學習重點,提升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性、針對性。形式上創新,力求“質”與“效”有力提升。落實“課堂+基地”實訓要求,靈活運用研討式、模擬式、互動式、觀摩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加強案例培訓,開展典型教育,增強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