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遙
綠色是神農架的最美底色、最真成色、最亮特色,必須在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上培養人才。
推動神農架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重要支撐。組織部門必須立足區情、找準定位,做好“引、育、用”文章,打造一支會保護、善發展、愛農村、懂旅游、精管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立足生態吸引力,選準引進人才。生態是神農架吸引人才的“焦點”。搭建引才平臺。建好用好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林業科學研究所、華農神農架科創中心、中醫藥產業研究院“四大科研平臺”,圍繞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旗艦物種等領域擴容神農架國家公園智庫,引進一批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暢通引才渠道。實行“揭榜掛帥”,圍繞旅游主導產業、農林特色產業、康養優勢產業發展和技術攻關張榜納賢。推行編制“綠色通道”,多方引進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急需緊缺人才。優化引才機制。建立健全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形成凝聚人才的強磁場。加快融入“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加強“襄十隨神”城市群、漢江生態經濟帶人才工作交流協作,實現抱團取暖。堅持以才引才,發揮“滾雪球”效應,真正做到群賢畢至。
依托生態競爭力,培優育強人才。綠色是神農架的最美底色、最真成色、最亮特色,必須在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上培養人才。緊扣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基層治理四大任務,編制《神農架林區“十四五”人才發展專項規劃》,支持行業組織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崗位技術比武活動,以賽薦才、以賽聚才。繼續實施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項目等科研課題,吸引全國各類人才參與旗艦物種金絲猴與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學等,培養鍛造生態科學領域高層次人才。以旅游人才、生態保護人才等為重點,提升人才貢獻率。深化區校企合作,加快建設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產業平臺。注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圍繞生態發展力,留住用好人才。像呵護自然生態一樣營造人才生態,讓“人才紅利”加速釋放。樹立好導向,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加強對優秀人才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氛圍。實施創新容錯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人才干事創業有奔頭。激發事業心,積極開展企業雙創團隊、博士后工作站、專家工作站等創建工作,提升人才在林區保護與發展事業中的參與感、認同感。提升從優秀人才中推選“兩代表一委員”的比例,引導人才積極建言獻策。激發在外人才心系家鄉之情、反哺家鄉之志,深入實施“返鄉創業三年計劃”。當好服務員,堅持真金白銀支持、真心實意服務、真情實感關懷,讓人才安心舒心扎根林區。堅持黨管人才,實行林區黨政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常態化開展“我為人才辦實事”,實現“增人數”和“得人心”有機統一。
(作者系神農架林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