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謹言
“清廉湖北”建設在全省各個地方都已持續推進了一段時間。筆者常于各地調研這項工作,機關、醫院、企業、村居、學校……在調研中,總會問這個問題:為何要緊抓“清廉”?
位置不同,答案各異。總的來說,“清廉”二字關系到每一個人。
“清廉”是什么?“清”是內心不惹塵埃、不沾貪欲,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的高潔心境;“廉”是光明磊落、浩然正氣,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出淤泥不染、濯清漣不妖的處世行為。“清廉”是中國千年文化積淀下對個人品格和行為的最高評價。因此,清廉建設絕不是遠離基層、浮在云上,而是關系到每個普通人,扎根于泥土。
清廉建設,既贏得群眾口碑,也促進健康發展。
“清廉湖北”中,機關、企業、學校、醫院、村居等單位和領域是重點建設對象。這些地方和領域不良現象往往易發多發。機關“權力設租、尋租”、企業“靠企吃企”、學校“學術腐敗”、醫院“紅包、回扣、過度診療”等等現象,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更加從根本上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通過走訪,筆者能發現“清廉湖北”建設的催化作用:在機關,黨員干部信仰感、使命感增強,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的宗旨愈加凸顯,為人民服務落在更實處;在高校,教學環境更加純粹,社會習氣褪去,書卷香味漸濃。良好的學術環境中,教學效果、科研效率、學風校風都明顯提升;在醫院,醫生患者關系更加清朗,沒有“紅包”、沒有“關系”,只有醫生全力治療,病患全心配合;在企業,員工專心生產經營活動,剎住歪風邪氣帶給企業與個人更加輕松的創業環境……
清廉建設,制度是關鍵,文化是根本。從制度上鎖住權力的籠子,扎緊籬笆是讓人不敢腐、不能腐的關鍵;但歸根到底,“不想腐”才是最終目的,因此,營造廉政氛圍、構建廉政文化成為清廉建設的最重要基底。
當“清廉”成為一種文化從“單位”慢慢擴散至全社會,當“清廉”的心理認同從黨員干部普及到每個老百姓,那時你我生活、工作的每個角落必然都是徐徐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