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
潛江市委以完善政績目標考核為突破口,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各項工作朝大局聚力、向中心聚焦,奮力沖刺全國縣域經濟50強,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科學分類分組,實現精準定位。潛江市根據區、鎮、街道發展定位和市直單位工作職責,將被考核單位重新分類分組。依據國家高新區機構設置,將石油化工主導產業鏈,光電子信息新興產業鏈,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機械制造、智能家居優勢產業鏈等全市經濟項目建設主戰場涵蓋的6個鄉鎮,劃分為重點園區組;依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強蝦稻、潛半夏特色產業鏈,加快發展農旅融合生態產業鏈,打造潛江半夏特色產業園,深度整合全域旅游資源,將7個鄉鎮劃分為特色農業組;依據產業基礎和集鎮規模,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10個鄉鎮劃分為工農并舉組;依據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將市政府工作部門、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涵蓋的36家單位劃分為經濟發展組(13家)和社會發展組(23家)。
完善目標體系,實現精準考核。按照區域功能定位及產業特點,差異化設置考核目標。如重點園區組主要考核縣域經濟目標體系中的重點經濟指標,特色農業組主要考核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等特色農業產業方面的指標。設計不同的考核指標體系,不搞“一刀切”“一鍋煮”。根據不同分組,對重點考核項目差異化設置考核權重。為體現重點園區組全市經濟主戰場的地位,將重點經濟指標分值權重提高到35%,降低其農業考核項目的分值權重;為體現特色農業組全市鄉村振興主戰場的地位,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等農業考核項目分值權重提高到20%,降低其經濟指標考核項目的分值權重。差異化確定重點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安排,自選考題。如為改善全市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新增“庸軟懶慢粗”集中整治考核項目;為深度整合全域旅游資源,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新增全域旅游考核項目。
優化考評方式,實現精準管理。加強過程管理,重結果也重過程。對所有考核指標進行分類管理,分為年底集中考核的指標、直接采信相關數據的指標和直接采用平時檢查考核結果的指標。建立雙向評價機制,重內評也重外議。市直單位分為基層評價和市領導評價。建立指標單項突破激勵機制,重標準也重實際。對重點經濟指標,按照工作實際完成率進行計分,改變干多干少一個樣的評分模式。建立獎扣分制度,重獎優也重罰劣。設置上級表彰、經驗推廣、決策部署落實有力三類獎勵加分項和上級通報、媒體曝光、工作落實不力三類通報扣分項。完善正面負面清單,重高線也重底線。在年終考評排名中,進位明顯的單位年度綜合考評可評為優秀,退位明顯的單位直接取消年度綜合考評評優資格。
強化結果運用,實現精準獎懲。與干部年度考核掛鉤,如政績目標考核的優秀單位,干部年度考核優秀比例可由20%提高到23%,最高可達到25%,比良好等次單位高出3%至5%。與干部職務、職級晉升掛鉤,如在單項工作考核中位列全市前茅的單位分管領導及具體負責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職務與職級。與評先評優掛鉤,如對政績目標考核獲得優秀等次的單位和單項考核成績優異的分管領導或科室負責人,在全市三級干部會議上予以通報,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與問責問效掛鉤,在全市政績目標考評各組中排名末位的單位,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 ?(作者單位:潛江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