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美國政府一再炒作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在俄方反復強調無意對烏動武、希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嚴肅對待其安全關切的情況下,華盛頓仍堅稱“侵略隨時可能發生”。美方釋放“戰爭”煙霧彈,蓄意制造緊張氣氛,如此行徑只會加劇不信任和分裂,妨害烏克蘭危機及相關問題妥善解決。
美方曾言之鑿鑿地說,俄羅斯可能于2月16日對烏克蘭發動攻擊。這一預測已被事實打臉。美領導人18日又聲稱,他“確信”俄總統普京“已經決定”開戰,進攻可能“在幾天內”打響。普京15日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后已經回應,俄方根本無意打仗。俄國防部15日還公布俄軍部隊在完成演習后從俄烏邊境地帶撤退并返回駐地的影像。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日前也公開表示,沒有跡象表明俄方將很快采取軍事行動,當務之急是緩和局勢。
美方在渲染戰爭威脅時,屢屢聲稱依據所謂“情報”。但歷史證明,美方的所謂“情報”往往是維護美國霸權私利的借口。200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將一管白色粉末當作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戰爭導致伊拉克人民流離失所、生靈涂炭,然而美方最終根本沒有在伊境內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方刻意推升局勢緊張、渲染亞歐大陸國家沖突對抗,暴露其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的本性。美國本土與俄羅斯并不接壤,經濟上與俄依存度較低,烏克蘭局勢緊張,直接承壓的是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如今,美方持續炒作戰爭威脅,已給烏國內經濟社會安定和民眾生活帶來嚴重沖擊,也為各方推進對話談判增添了阻力。
解決烏克蘭問題,還是應回到落實《新明斯克協議》這一原點上?!缎旅魉箍藚f議》是各方公認的、有約束力的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基礎性政治文件,經過安理會第2202號決議核可,理應得到有關各方的全面和有效執行。
(據新華社2.1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