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殲擊機特級飛行員,3名軍齡30年的戰斗員,3名空軍首批改裝國產某型三代戰機的親歷者,達齡停飛了。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隆重為他們舉行“告別藍天”儀式和“云劍航跡”飛行故事分享會,表彰他們的功績,聆聽他們的故事。
48秒3次生死抉擇,19天后重返藍天
2009年7月26日,孟凡升在華北某機場駐訓。10時01分,他收拾好裝具、登上飛機、駕機升空。一切,都跟往常一樣。2分鐘后,孟凡升發現飛機發動機轉速下降,他判斷不可能返回本場迫降,只能選擇跳傘!
當孟凡升準備跳傘時,本能地向外觀察,發現飛機正處于城市上空,地面是人員密集區。飛機剛剛起飛,是滿油狀態,飛機還有彈藥,墜落后結果不堪設想。孟凡升果斷操縱飛機避開。當孟凡升第3次準備跳傘時,發現地面上是一個集市,依然不能跳!他再次推拉油門,試圖恢復飛機動力,但未能如愿。飛機,仍在迅速滑落。此時,飛機高度已經低于100米。“明顯能感覺到大地的綠色撲面而來。”孟凡升說。
?“必須跳了!”幾乎在指揮員命令傳來的同時,孟凡升拉了彈射拉環,實施跳傘!
?彈出去的一瞬間,巨大的載荷讓孟凡升的眼睛出現了黑視。他什么都看不見,只聽見耳邊呼呼的風聲。傘剛一打開,孟凡升就著陸了。
?后來判讀飛行參數才知道,孟凡升跳傘時飛機高度只有97米,是允許跳傘的最后極限。從發現特情到實施跳傘,總共48秒。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冒著生命危險4次嘗試空中開車、3次放棄跳傘,與死神擦肩而過。19天后,孟凡升穿上一身嶄新的飛行服,利索地戴上頭盔,又一次駕駛戰機融入摯愛的藍天。
單機迎戰4架“敵”機
2006年,完成國產某型三代戰機改裝后,陳彥廷赴空軍某試訓基地進行2對4對抗,驗證該型戰機的作戰性能。他知道這項任務不簡單,自己駕駛的是國產新型三代機,對方同樣是三代機,而且數量比己方多一倍。準備階段,陳彥廷和僚機進行深入的戰術戰法研究,針對“敵”機特點制訂了多種對抗方案。
?“規避‘敵’方雷達,伺機攻擊!”塔臺指揮員的指令剛剛下達,空地通信突然中斷。
?沒有地面指揮,沒有僚機配合,陳彥廷駕著戰機在空中就像一葉孤舟,危機四伏。4架“敵”機有的開著雷達,有的開著干擾,將陳彥廷團團圍住。
陳彥廷一邊保持電磁靜默,一邊通過大角度機動規避“敵”方雷達,迂回到“敵”機側后方,將4架“敵”機各個擊落……
執行100多次重大任務,創造作戰訓練領域的100余項第一
?那年9月,聶建華所在部隊奉命遠赴雪域高原,填補空軍史上一項空白:駕駛三代機征服高原某機場。由于氣候惡劣、人跡罕至、航線陌生,此次任務具有很高的風險性。
?時任副團長的聶建華主動請纓。高原空氣稀薄,氣流所產生的阻力小,戰機正常著陸重量已經接近輪胎使用極限。此時,如果飛行員的操作稍有偏差,或者風向突變都會導致輪胎爆裂,發生事故。正當大家為飛行員擔心時,聶建華駕駛戰機平穩著陸,巨大的摩擦力使輪胎著地的一剎那騰起一股青煙。一道難關就此攻克。新機改裝不久,需要開展夜間突防突擊訓練,這又是一個全新領域,聶建華再次與團隊一起發起沖鋒。
? 聶建華說,改裝國產某型三代戰機以來,他與所在部隊一起,幾乎參與執行了所有重大任務,創造出第一次海上突防、第一次超低空突擊、第一次空中加油、第一次高原夜訓、第一次高原實彈訓練等100余項第一。
?三個人,三代機,三十年,宛如一首歌。
(摘自《解放軍報》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