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一種語言的碎片化積累與呈現,是對人生的思考,是對生命的詮釋。詩人寫詩,實際上是對生活的反思,以及對人生旅途中散落的碎片化信息進行整理并予以呈現。內心的柔軟,以及對理想的追求,是詩歌創作的本質與核心。
我們在生活的點滴中發現詩意,并加以運用,讓每一個碎片化的詞語,都能實現情感與精神的共振。我酷愛朦朧詩派的詩歌,在詩歌所呈現的韻味美以及朦朧美中,尋求一種適合于自己的創作手法。我始終認為詩歌是一種情感的呈現,亦追求將古詩詞中的意境美,與現代詩中的陌生化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自己以及讀者都滿意的全新的創作風格,在創作的過程中尋求自我的蛻變。
詩歌創作是需要靜心思考與反復雕琢的,好的文字一定經得起錘打,真正意義上的詩人,一定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詩人,就是以敏銳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秘密,發現那些微小的畫面,并把這一切注入個人的詩歌中,讓自己的詩歌賞心悅目。
我們都在追尋,不論是“抒情”,還是“言志”,我們都希望達到孔子所說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短暫解脫與生命探尋,在理想的世界中編織美好。
謝松林:筆名云嵐,1999年生于河南洛陽。作品散見于《星星》《散文詩》《揚子江詩刊》《陜西文學》《延河》《脊梁》等刊物。曾獲“墾荒杯”浙江省電力詩歌大賽三等獎、“紅土情,藍海夢”全國征文大賽優秀獎、第5屆“宋韻千菊杯”全國百人百詩大賽優秀獎、第2屆“巴山夜雨詩歌獎”優秀獎、張家界第5屆國際旅游詩歌節征文大賽優秀獎等多種獎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