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美燕

在湖北利川一年多的對口醫療幫扶,我深深感受到在脫貧攻堅中,因病因殘致貧,是脫貧的難中之難,只有讓他們變成正常人才能真正擺脫貧困。蕭山中醫院一直把對口幫扶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推動對口地區發展作為自己的事情來辦。真正的扶貧不該只是單純地給錢給物,而是要給予這些殘疾人真正的希望。這也是開展“重塑人生脊梁”項目的初衷。
周秀麗(化名),46歲,來自利川市汪營鄉,是那批病人中脊柱畸形最嚴重的。她患有先天性頸胸段后凸畸形,脊柱后凸角度達105度。脊柱矯形科李偉主任在檢查中發現,周秀麗的頸椎第5、6、7節段與胸椎1、2、3節段呈畸形融合,由于節段比較高,靠近頸部,矯形手術難度增加不少。李主任介紹:“由于患者先天性的頸胸段融合,存在椎弓根狹窄、缺如,手術中截骨、置釘都存在非常大的難度,對醫生來說是一種挑戰。從擺放體位到術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求非常精準,稍有不慎,術中便會使患者出現脊髓損傷、癱瘓、頸椎骨折脫位、術中大出血、術中心跳驟停、血氣胸等嚴重并發癥?!笔中g進行了10個小時,非常順利。
經過嚴密監測、精心治療和護理,周秀麗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險期,闖過了一道道難關,終于順利康復出院。
周秀麗出院回利川3個月后,在幫扶醫院復查拍了全脊柱片,術后恢復良好。
2020年年底,一個周末,我和蕭山第一人民醫院派出的幫扶醫生徐霞萍老師相約去利川市汪營鄉走訪術后的周秀麗。她開了一家汗蒸養生館,就在當地小學附近,我們找去的時候她已經在學校門口等待多時,遠遠地就向我們在招手。

周秀麗帶我們走到二樓——她的汗蒸房,面積大約30個平方米,盡管簡樸,但干凈整潔。坐在火爐邊,她打開了話匣子,說別看她現在很樂觀,笑呵呵的,以前別人從不正眼瞧她,經常背后指指點點。她4歲從床上摔下來骨折,因為家庭貧困,沒有送去就醫,六、七歲時父母相繼過世,跟著大姐長大。后來大姐出嫁,她也漸漸長大,可以獨自照顧自己。她種過農田、端過盤子,什么苦活、累活、臟活都干過,因為身體殘疾,遭人歧視,嫁了同是殘疾人的丈夫,生了一個健康帥氣的兒子,現在也已經長大成人。
在火爐邊,烤著火,嗑著瓜子,看著燒水壺冒著的水蒸汽不斷向上飄、聽著水壺水燒開的翻滾聲,周秀麗一陣陣的說笑聲,感慨她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能如此堅強、樂觀、積極、努力向上地生活著,我有些感動,這個慈善項目不僅重塑了她的人生脊梁,更重啟了她的人生希望。

術后需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尤其呼吸情況,臥床休息期間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壓瘡等并發癥發生,加強營養,要適當地進行補鈣。輔助四肢適當功能鍛煉,起床活動時需要佩戴支具,一般6個月左右。
下地活動后半年內不能參加接觸性體育活動,如各種球類運動等。
避免做上身過度前屈的活動,盡量減少脊柱活動(即向前、向后、向兩側彎腰等),要避免碰撞。
術后9個月內不能騎自行車。
1年半到2年可以恢復到正常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應該終身避免冒險性的活動,避免從事一些過度增加脊柱負荷的工作。
出院后必須定期隨診復查以觀察骨愈合和矯正維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