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娟

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多于普通人群,孕婦碘營養不足會造成胎兒缺碘,而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孩子的大腦正常發育,嚴重的會造成克汀病(呆傻癥)、聾啞、智力損傷等。嚴重缺碘則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
成年人缺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倦、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是最經濟、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措施。但是,近年來對甲狀腺疾病“高發”是否由于碘攝入過量引起的質疑不絕于耳。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的《人群碘營養水平與甲狀腺相關疾病研究》課題,明確了浙江省人群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疾病的“高發”與碘攝入水平并沒有明顯的關系。
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無論是否采取補碘措施,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上升,有研究提示,當前甲狀腺癌的“流行”主因歸于甲狀腺篩查,并與高分辨B超的廣泛應用而產生的對隱匿性癌或微小癌的診斷相關。
以浙江省腫瘤醫院收治的甲狀腺癌病例分析顯示,2000-2014年總共診治甲狀腺癌病例10111例,其中微小癌有3242例,占32.1%,與之相比1986-1999年總共收治甲狀腺癌病例795例,微小癌只有3例。
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和多結節率隨著年齡和BMl(身體質量指數)增加而增加,女性更為常見,相當一部分甲狀腺微小癌具有惰性進展特點,惡性度低,預后良好。
主要的癥狀有:喉部異物感、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發音困難或者聲音嘶啞、由于結節急劇增大造成的疼痛等。
如果有以上癥狀建議馬上去醫院就診,通過B超或者穿刺診斷,分別根據病情的不同,主診醫生會建議采取隨訪、手術以及微創技術和碘131治療等不同治療手段。
首先我們來普及一下食物含碘量的知識,含碘量從高到低來排序一下:
海藻類:海帶、紫萊、裙帶菜、發菜等。
碘鹽、雞精。
海貝、蝦皮。
腌制食品:火腿、咸魚、熏肉、臘腸、豆腐干或罐頭食品。
蛋類:主要集中在蛋黃,相對較高的是鵪鶉蛋,其次是雞蛋,相對低些的是鴨蛋。
其他:堅果類,加工程度越高含碘量越高,肉類、豆類豆制品類。
特別提醒:海魚的含碘量竟然是海產家族中最低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群碘攝入量標準(需保證的攝入量):
0-5歲90ug/天16-12歲120ug/天:大于12歲及健康成人150ug/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250u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