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企業生產有沒有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企業存在什么問題?”……2022年剛開工,銅陵市委書記丁純就來到經開區“坐診”,為來訪企業“把脈”,把為企業解難題作為服務發展大局的重要抓手。
從退無可退到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銅陵2021年實現發展速度和位次的雙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工業投資增速均居全省第2,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考評居全國第2,獲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通報激勵表揚。
發展的背后,是銅陵優化營商環境的高效行動和創新打法。
早在安徽“新春第一會”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吹響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號角之前,銅陵就以“拼”的狀態投入營商環境競速中。“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服務做在企業最關鍵、最急迫、最緊要的地方和時候,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丁純的一席話透露著銅陵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魄力。
在銅陵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銅陵營商環境評價入圍2020年度中國特色評選50強,連續兩年居長三角27市前十位。
打造“親商銅陵百分百”城市品牌,銅陵正全力以赴。
2021年8月30日,銅陵海螺新材料科技公司與銅陵經開區、銅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簽訂了《交地確認書》,在拿到不動產權證書的同時,收到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成為銅陵市首個“拿地即開工”的項目。項目從土地成交到發證所需的時間由30天縮短到1天,為企業加快項目進度注入“催化劑”。
海螺速度得益于銅陵對標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出臺的系列“硬政策”。為給企業紓困解難,銅陵先后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四十條》《關于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智能制造項目投資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大禮包”。
一方面,破解企業關注的審批流程繁瑣、準入易準營難、政務服務不夠便利等難題。
在項目投資建設層面,全面提速。出臺地方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核準目錄以外事項全部改為備案,投資項目審批材料精簡比例達到60%。推行分級分類管理,政府投資類項目、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限均大幅提速。
在優化行政管理層面,精簡流程。實施涉企經營許可證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2021年前11個月共辦理“證照分離”事項3178戶;對9個評估事項實行“政府買單、一次評價、成果共享”,不再對市場主體單獨提出評估要求。同時,全面開展“畝均論英雄”改革,梳理限制和低效用地清理清單,樹立“畝均論英雄、以質效配資源”的市場導向。
另一方面,精簡核準事項,鼓勵小微企業創新。
清理各類限制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壁壘”,推行投標承諾制,取消投標人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審查、項目經理投標時有無在建工程審查等10余個審查事項和材料,鼓勵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產品實行“首張訂單”政府首購政策,通過政府首購、推廣應用補助、科技保險補貼等措施,支持銅陵本地制造,加快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產品走向市場。
此外,以“智能+政務”為突破口,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全面提速。通過“皖事通辦”平臺,全市3.8萬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承諾審批時限由1.43個工作日縮減至1.2個工作日、壓縮16.1%;申請材料數由1.88件縮減至1.7件、壓縮9.6%;辦理環節數由4.5個縮減至2.4個、壓縮46.7%。其中,企業開辦審批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企業設立只需4個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銅陵注重打好政策“組合拳”,在投資激勵、稅收減免、融資擔保等方面制定了含金量大、操作性強的扶持政策,讓企業享受到“真金白銀”的福利。
“公司廠房建設正需要資金時,600萬元就到賬了。”銅陵力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波談到通過“免申即享”收到的債券投資獎勵,驚喜又意外。
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血脈,為了扶持產業發展,銅陵制定了涉企資金的各種獎補,然而,對企業來說,一摞摞材料的準備、一個個部門的奔波,著實費時費力。
企業痛點就是改革靶點,由銅陵市財政局牽頭,實行涉企資金“免申即享”。通過深度整合現有涉企扶持政策,將相關政策條款優化為156條,減少了39.2%。其中,免申報條款共100條,占64.1%。企業通過政企通平臺,只要填報項目名稱和企業賬號,就可“坐等”惠企資金到賬。免申即享實施以來,共為183戶企業兌現政策4855萬元,實現了“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
一方面“增”活水,一方面“減”成本。
為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銅陵通過取消企業存量房不動產轉移登記費等措施,累計降低企業稅費和用能成本44.9億元,減少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50萬元;在全省率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5枚印章免費刻制,企業開辦進入零成本時代。
在招投標領域,在全省首創“信用保函”,對建筑施工企業信用評分排名前15的企業,免繳投標保證金。“累計為企業直接減免6億元保證金,培育和激發了市場活力,今年我們計劃擴面提效,惠及更多企業。”銅陵市公管局局長金芬告訴《決策》。
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銅陵連出新招、實招。在頂層設計上,出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指導意見》,嚴格落實普惠型小微企業金融政策。
在實踐中,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及科創領域投放力度。同時,提高“政采貸”的規模,支持供應商運用政府采購合同進行融資。
在直接融資上,為培養企業的資本意識,積極舉行資本市場專題培訓,鼓勵、支持企業搏擊資本市場。2021年,銅陵新增2家上市公司,總數居全省第4。
2021年11月,銅陵市財政局局長黃寶林一行以企業群眾的身份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財政局窗口,對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進行了全程體驗,并及時“疏通”體驗中的“堵點”。
這是在銅陵市域廣泛開展的為期2個月的領導干部換位體驗活動,通過換位體驗,查找問題、全面整改。活動告一段落后,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時限、材料數、環節數進一步壓縮,把為企業服務走深走實。
企業興則城市興、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大局。銅陵真心實意當好“店小二”,把為企業辦實事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
首先,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服務。
2021年,銅陵市連續舉辦數次政企沙龍,銅陵市長孔濤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促膝長談,就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難題聽取意見、研究對策。
樂凱特科技銅陵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志剛參加了一次政企沙龍。“我當時也提了兩個建議,一個是通過大數據代替企業申報政策;一個是能解決職工孩子的接送問題。”目前,問題都已得到妥善解決。
“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堅持企業至上,以更大力度惠企、穩企、安企,為企業在銅陵發展壯大提供最優質土壤。”孔濤在座談會上要求。

除了座談,書記、市長多次帶隊走訪企業,關心、了解企業需求。出臺了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工作方案,實現1703個企業和214個重點項目包保全覆蓋,領導干部“一對一”與企業結對子,定期入企走訪。
其次,建立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
春生和堂中醫醫院是從南京招商引資的企業,創辦人將南京優質的中醫資源引入銅陵。但是,醫院開辦以來,卻遭遇到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通過“四送一服”平臺,市領導親自督辦,最終醫院門口綠化帶被改成停車場,一舉解決停車難題。
企業的問題不能說“不”!銅陵推出說“不”提級管理,各相關單位在為企業服務、為群眾辦事過程中,首問負責人不能說“不能辦”,只說“如何辦”,對相關政策把握不準時,及時報告上一級領導研究判定,直至把問題徹底解決。說“不”提級管理入選長三角地區機關黨建共建共享百個一體化項目。
再次,想企業所想,為企業提供延伸服務。
在為企服務的過程中,銅陵各部門不僅把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當成頭等大事,還主動加壓,把服務延伸到方方面面。建立項目引進單位、市招商服務中心、落地招商部門“三級聯動”的代辦服務機制,由專人全程做好企業審批手續代辦服務。針對資源型城市創新能力偏弱,組建由高校院所專家成立的科技服務團,架起企業所需、地方所盼、院校所能的橋梁。此外,還推行重點招商企業“交管聯絡員”制度、“子女教育優先”制度,探索“醫療服務VIP”制度,為企業守住門,讓企業安下心,專注于技術研發和管理提升。
“我們將始終堅持市委、市政府的一貫要求,做好民營企業的‘娘家人’,當好‘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店小二’,建好企業問題處理的‘信訪局’,始終和你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近日,銅陵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銅陵市民營經濟促進局在《致全市民營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中的一席話溫暖了企業家的心。2019年成立的全省唯一一家民營經濟促進局,正是銅陵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打法之一,也是銅陵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強勁支撐。
營商環境不斷迭代升級的背后,不變的是為企業服務的初心,歸根到底是干部作風建設的提升。
安徽省“新春第一會”剛結束,2月8日,銅陵立刻召開全市重大項目攻堅年暨作風建設提升年動員大會,會上提出,銅陵要充分借鑒滬蘇浙等先發地區的經驗做法,主動對標國家優化營商環境18項一級指標,逐項找差距、抓改進,奮力拼出一個新銅陵。
在“拼”的氛圍感召下,銅陵各部門聚焦“四個倍增”,圍繞“四創兩高”,揚起奮戰激情,改作風、跑項目、優服務,向高處攀、與強者比、跟快的賽,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服務企業的發展合力。

同時,科學制定《銅陵市營商環境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實施正向激勵和負向約束對等機制,針對干事推拖繞、審批人為設卡、動輒說“不”,嚴格督導通報,每季度實時通報營商環境指標得分情況,實行末位“紅黃牌”警告制度;對外公布營商環境舉報電話,建立專項監督機制,定期開展項監督檢查,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倒逼營商環境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更進一步,銅陵堅持“用戶思維、客戶體驗”,讓企業家站C位。
“讓獲得特別重大貢獻獎、上市公司貢獻獎和‘五星企業’負責同志在主席臺就坐,就是要旗幟鮮明地樹立起對企業家‘尊重有加、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的導向。”在近日舉辦的市高規格會議中,企業家再一次上頭條,接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增強企業家的榮譽感、滿足感和獲得感,讓企業家安心在銅陵創業奮斗,銅陵各部門樹立起“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的先進理念。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涉企政策制定,讓企業家參與;時刻站在企業家角度看問題、想問題、解難題,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融入服務企業全鏈條,真心實意地為企業做好“圍墻外的事”。
最后是,不斷改革創新,服務優化升級。
改革創新是流淌在銅陵血液里的基因,營商環境亦如是。2021年6月,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公管局聯合成立了銅陵市企業信用喚醒服務聯盟,安徽萬佛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被“喚醒”的企業,“原以為信用修復很繁瑣,沒想到銅陵的喚醒服務聯盟提供一站式服務,當日就能辦結,我們以后會更注重誠信發展。”企業負責人連聲稱贊。
通過開展信用“喚醒”,引導和鼓勵失信企業主動改正違法失信行為,提升企業自身信用水平,幫助失信企業重塑信用、重返市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列為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近年來,諸如信用喚醒聯盟等創新舉措,在銅陵不斷開花結果,其疊加呈現的正是銅陵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服務企業發展的初心,更是拼出新銅陵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