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華 菏澤城建工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新時期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受到市場環境日趨復雜等因素的影響,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的相關細節要求也在不斷增加。企業想要做好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應當重視對會計核算概念的理解和其特點的分析,并且關注當前階段會計核算管理的常見機構配置、制度、人員等方面的問題,在對會計核算規范化有深入認識的基礎上,探討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企業會計核算實現規范化管理,而在實際應用中也需要考慮到適應的范圍和應用的策略,才能更好地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計量尺度是極為重要的內容。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計量尺度的應用,比如貨幣尺度、實物尺度、勞動尺度等,會計核算中不同計量尺度對財務管理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不同計量尺度的作用與意義也不相同。會計核算計量尺度中實物尺度和會計尺度能夠反映企業財產運行情況和資產變動狀況,便于了解企業生產加工中的勞動損耗問題,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奠定良好條件。而通常情況下企業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的,而貨幣尺度作為綜合計量尺度,是及時反映企業會計核算要點的關鍵,能夠實現會計內容的有效監督和管理[1]。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與連續性。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工作中需要對企業各類經濟活動實施綜合性核算與分類核算,從而對企業的經濟信息進行加工與整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計核算需要保證系統性,只有構建更加規范系統的會計核算才能夠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精準度、完整性,從而推動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和優化。另外,在企業會計核算還需要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實施不間斷的持續跟蹤與記錄,在跟蹤記錄企業的財務數據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數據進行財務管理是一個連續不斷并且逐漸優化的過程,這種連續性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2]。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法律性較強。企業會計核算是一個經濟法律密切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除了需要保證會計核算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外,合法合規也是其工作的重點。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推行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只有保障對法律有充分的認知的基礎上,才能保證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發揮出應用的價值與意義[3]。
會計機構配置問題是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企業會計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但在企業的實際經營中企業內部的會計機構與人員配置卻不一定合理,很多企業的會計機構內部權責不分明,作為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參與者,會計工作人員較少涉及決策相關工作,整體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會計機構的結構配置不合理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企業在進行會計人才選拔和會計機構組建時,并沒有充分注意到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會計工作人員能力特點,在機構配置中沒有進行必要的結構優化,會計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容易產生工作配合不協調問題[4]。
會計核算制度問題同樣是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的重要問題。會計核算制度作為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依據,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陳舊落后,或者無法與其經營狀態相適應,影響著企業財務工作的開展。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對企會計核算具有重要引導作用,規范著工作人員的權責內容,也是會計規范化的重要內容,但制度存在明顯漏洞或者條例不合理情況后,容易導致會計核算工作上的問題。另外,會計核算制度與企業會計核算息息相關,企業的經營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企業會計核算制度也應當順應其發展不斷優化,而較少有企業能夠及時根據規范和要求完成快速轉變,在制度調整中與企業經營狀態的聯系也不緊密,無法發揮會計核算的優勢作用[5]。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人員能力不足是會計核算管理中的常見問題。會計核算工作人員對會計核算工作來說至關重要,會計人員水平能力的高低、綜合素養的強弱,都會影響到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而目前核算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就是會計人員能力不足問題。企業在會計核算管理中,經常容易陷入用人誤區,在會計人員綜合經驗選擇和專業能力選擇上產生糾結,或者由于資金限制無法擴充優質的會計人員,這就導致企業的會計人員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并且容易缺乏更高質量的會計核算管理。會計人員在企業內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時,很多企業不注重人才的長效培養機制建立,不注重持續提升工作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也造成了會計人員能力發展較差等問題,容易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后續發展[6]。
內部管理制度問題是企業會計核算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內部管理制度是財務管理特別是會計核算管理的重點,而當前企業在內部管理制度上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容易造成內部控制能力不強、會計管理缺失等問題。很多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中往往缺乏高效的監督管理制度,在會計核算方面的監督管理制度以及機構建立都沒有做好調整,造成會計核算缺乏有效內部控制,影響了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7]。部分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混亂,內部控制中清查制度、牽制制度建立存在矛盾等問題,容易造成企業內部管理的紊亂,不僅對會計核算管理產生負面影響,也不利于企業的后續發展。
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需要優化會計機構。會計機構是會計核算規范化中比較關鍵的內容,能夠幫助會計核算工作更加高效、有序的展開,會計機構優化是協調會計核算內部工作人員權責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證會計工作質量的重要內容。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中優化會計機構需要對企業財務部門以及會計組成進行有效的分析,企業應該根據會計工作人員的從業年限、工作能力等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劃分,對企業的中短期發展規劃和長期發展目標進行探討,以此為依據開展會計機構優化工作,逐步推進核算優化、組織優化、流程優化、制度優化等各項內容。企業會計機構優化需要為各部門配置與其工作需要相適應的人員,并且注意配置和優化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該重視持續不斷地進行優化和改良,保證會計管理的持續發展,讓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能夠發揮其良好的作用與價值[8]。

圖1 企業財務核算優化流程
內控機制的完善同樣是企業核算會計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企業會計核算需要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證嚴謹與精細,只有對會計核算的嚴謹性和精細度有良好的把控,才能夠更好地構建內控機制,保證企業會計核算的管理質量。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應該在內控機制建立中構建標準化、精細化的組織架構,根據企業發展規劃進行各機構的建立和規劃,在實際發展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平臺對會計核算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管控,保證內部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9]。企業內控機制的完善還應該充分重視會計核算制度的內部控制,挖掘現階段制度問題,對制度上的矛盾、不合理等情況進行整改,保證會計核算的科學性,減少內部控制的問題。

圖2 企業會計核算管理體系架構
會計團隊的強化和優化同樣是規范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管理需要意識到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企業應該對會計人員的能力水平,工作質量等進行全面優化和分析,詳細了解不同會計人員在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上的優缺點,并通過有效的方式對會計人員進行強化提升,打造專業化的會計核算團隊,實現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管理。會計團隊的強化一方面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和提升,定期組織學習活動或者專項培訓等,就會計核算的法律知識、最新行業理念等進行培訓和講解,幫助會計人員提升其工作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視會計核算管理的整體性,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人員的優化組合,進行會計團隊的合理搭配,讓同一個團隊內的會計核算人員工作能力可以形成互補,打造高效率的會計團隊,幫助企業完成財務管理工作,保障會計核算規范性。
外部監管的有效應用是規范化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企業在會計核算管理中不僅要重視內部控制也要應用有效的外部監管來強化管理工作,在外部監管的構建中,企業可以聘用第三方參與到內部會計核算管理當中,對企業的會計事務、稅務事項等進行監督,降低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上的風險。外部監管的有效應用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在實際應用中企業需要對外部監管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合理分析,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外部監管能夠幫助其內部會計核算管理工作更加廉潔高效,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外部監管工作同樣能夠發揮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相對有限,需要詳細分析成本進行合理選擇。外部監管能夠幫助企業在會計核算正規化、合法化方面持續推進,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方法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不僅有利于提升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對企業的財務質量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是一個需要依靠綜合分析的過程,想要做好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不僅要在常規核算工作上下足功夫,更應該關注機構建設、內控機制等優化,為了更好地保證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還應該關注到會計工作團隊建設和外部有效監管等內容。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方法在應用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措施,才能夠幫助提升企業會計核算的管理能力,減少會計核算的風險,推動企業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