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甸丘 劉詩平 劉智強




春天過半,農田灌溉相繼迎來高潮。大江南北,水網汩汩作響,緩緩流入充滿希望的田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40處大中型灌區開始春灌,累計灌溉6170萬畝,供水超過79億立方米。農村水網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引水:萬千水網入良田
糧食生產的關鍵之一,在于耕地灌溉面積。在占全國耕地面積54%的灌溉面積上,生產了全國總量75%的糧食。
拓展灌溉面積,水利設施建設先行。
站在烏蒙山區納雍縣六沖河畔,只見一道大壩橫亙河上,水流蓄積形成一座大型水庫。水庫之下,648公里輸水管網由西蜿蜒向東,給干渴的烏蒙山區帶來新的生機。這是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貴州歷史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公司有關負責人謝金才說,這個工程構建起以大型水利樞紐為支撐的水資源保障體系,將從根本上解決黔西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為附近90萬畝耕地、267萬人口提供水源保障。
湖北棗陽市曾是有名的“旱包子”。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去年全線通水,丹江口水庫的水沿著干渠,順著暢通的農田水網,流進了數百萬畝農田。去年,棗陽市種糧大戶張心海的500畝地,第一次為他帶來30多萬元收入。“水有了穩定保障,今年小麥畝產應該比去年高點。”張心海說。
另一些地方,通過渠道疏浚、設施維修,擴充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積。
“我有12畝地,過去水從河里流到地里得20分鐘,澆一遍得五六個小時,現在兩三個小時就能完成!”近日,正在麥田進行春灌的河南省原陽縣太平鎮陳莊村村民陳懷勛高興地說。
為確保農民春灌河渠順暢,原陽縣清淤疏浚河道26條400余公里。陳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國軍說,從干渠到支渠再到斗渠,全部都進行了硬化,河渠淤堵阻水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近年來,甘肅疏勒河灌區改造干支渠50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576座,渠道總襯砌率98%以上,形成了蓄、調、灌、排完善的灌溉系統。
“斗渠實現硬化、支渠被改造成直徑1.5米管道,極大改善了渠道跑冒滲漏、淤堵現象。”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河東鎮六道溝村黨總支書記焦揚說,冬灌已經用上疏勒河水,全村1.4萬畝耕地用水不再緊張。
水利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耕地灌溉面積由9.37億畝增加到2020年底的10.37億畝。與此同時,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18萬億斤增加到2020年的1.34萬億斤。
節水:一滴水當成兩滴用
近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立方米,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在灌溉面積擴大、糧食總產量穩步增加的情況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維持穩定,節水灌溉功不可沒。
從大水漫灌到刷卡取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灌區已成現實。看到灌溉條件改善,灣灘河鎮灣寨社區居民劉志海立即拓展水稻種植面積,從10畝增加到了40畝。
“田邊有水樁,要用多少水,就放多少水,有智能設備精準計量。”劉志海說,以前農田用水不穩定,畝產稻谷最多800斤,如今智能灌溉,節約了30%的水,降低了用水成本,而且畝產達到了1200斤。
水利信息化建設在湖北漳河灌區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沿著漳河灌區總干渠渠道行走,幾步之遙就有許多測、視、控一體化設備。正是這些設備對每一條渠道、每一片農田精準“把脈”,對水資源實現在線監測、動態模擬、合理調配管理。
“以前得在各個村組跑,安排灌溉用水,通過信息化改造后,開閘放水可以用手機或者電腦遠程控制。”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員楊長宇說,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漳河水更迅速、低耗、高效地輸送給漳河灌區260萬畝農田。
不少地區還將節約用水與節約用工、用肥一體推進。
在河南省部分小麥種植區,冬小麥目前進入返青拔節期。輝縣市新鄉五豐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入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該合作社負責人孫紹臣剛把流轉的200畝小麥澆完。“以前一人一天最多澆4畝到5畝地,自從用了滴灌技術,只用5天就能全部澆完。節水超25%,節肥超20%。”孫紹臣說。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甘肅的飲馬農場。“過去冬季大水漫灌,一畝田平均需要灌溉350立方米水,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飲馬農場副場長趙富強說。
近年來,飲馬農場先后建設了12個高效節水項目,高效節水農田面積已超過7萬畝。“高效節水膜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后,與過去大水漫灌相比,可節水40%到50%,水肥利用率由以往40%提升至90%,小麥畝均產量提升120公斤左右。”趙富強說。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嚴格實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健全節水獎懲機制,形成節水政策激勵倒逼機制。同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加強計量設施建設,推進灌溉信息化建設,持續提高了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據水利部統計,2012年以來,我國節水灌溉面積已由4.68億畝增加到2020年的5.67億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由2.12億畝增加到2020年的3.48億畝,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