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中和的學說,來自孔子與儒家。《論語》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禮之用,和為貴。”天地之美,在于中和。自然界之“和”,可以歸結為生態環境中的陰陽協調,剛柔并濟,雙向互補,動態平衡,是事物生生不息、持續發展的內在生機活力。而人生之“和”,就是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明代文學家袁中道的一段話講得十分明白:“不絕欲亦不縱欲,不去利亦不貪利,不逃名亦不貪名,人情內做出天理來。”如果你想圓滿地做人處事,那么“中和”就是一個最為重要的秘訣。
(摘自《新民晚報》)
領導文萃2022年8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