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想ThinkBook 14+和華碩無雙14的高熱,市場中采用第12代酷睿H處理器的輕薄輕便本開始多起來了——的確,處理器核心多,又是高性能的標壓處理器,解釋成本很低,而誰都希望筆記本既輕薄又高能。而這里要給大家提個醒:如果你希望買到的酷睿H輕薄輕便本能夠有讓你滿意的性能,那你得盡可能選擇處理器功率釋放高的,另外,最好是DDR5內存機型。
先說處理器功率釋放問題。之前我們曾經給大家說過:處理器的功率釋放和性能提升幅度并不是呈線性關系的,比如60W和120W的i7 10875H,多核性能只有20%~23%的差異。那么落實到12代酷睿輕薄輕便本,一臺35W,一臺45W,差異應該也會很小吧?不!這次,其功率增長和性能增長,是呈線性關系的!
原因是這樣的:處理器在標準功率之下(比如酷睿H多是45W),其功率增長和性能增長是呈線性關系的,比如30W提升到45W,那么性能可能就會提升50%;但在標準功率之上,增長的功率帶來的效率提升比例就會下降,會有部分功率變成“發熱”了。而且功率越高,其變成熱量的功率就越高,轉化成性能(效率)的比例就越小。
而落實到酷睿H輕薄輕便本,最高功率釋放可能也就50W左右,那么在這個值之下,功率和性能的關系基本是線性的,功率高一分,性能強一分。
接著說說內存的問題。第12代酷睿H的內存適應性很強,從DDR4 3200到LPDDR5 5200都支持。但輕薄輕便本采用的是集顯,其性能對內存頻率非常敏感,采用DDR4 3200會導致性能折損不少。比如我們實測的某i5 12500H機型,兩根DDR4 3200,Iris Xe集顯的3DMark Time Spy得分才1200分;而同樣的80EU Iris Xe集顯,在采用兩根DDR5 4800內存或LPDDR4x 4266內存時,得分可以到1560分——性能差異巨大。
另外,部分實際應用也對內存規格很敏感,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大家記住,買第12代酷睿H輕薄輕便本,要追求強的性能,就盡可能選擇處理器高功率釋放,以及采用DDR5內存的機型。
當然,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性能并不是一臺筆記本的唯一,屏幕素質、揚聲器質量、鍵盤手感、整機的抗油漬能力、電池續航,甚至包含無線網卡的穩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就日常使用而言,這些體驗要素的重要性甚至是高過性能部分的,所以大家也不能完全只看性能。選擇電腦還是一個綜合考慮,有所取舍。

靈耀X相比無雙14可不是輕薄了一點那么簡單。首先,它采用的是LPDDR5內存;其次,它采用的是雙風扇雙熱管,應該能穩定壓住45W功率釋放(而無雙14是單風扇雙熱管,環境溫度在25℃以上就穩定不了45W功率,會走低到38W左右)。從這兩點分析,靈耀X的實際性能會明顯強過無雙14。
另外,靈耀X采用了TLC顆粒的PCIe4.0 SSD,大文件讀取速度可達6000MB/s以上,也明顯優于無雙14使用的SSD。還有就是靈耀X帶有指紋識別和NumberPad觸控板。
總體來看,靈耀X貴1100元左右,的確是有“充分理由”的。
當然了,靈耀X在屏幕規格上的確不及無雙14,僅為2.5K@60Hz高色域屏,而無雙14是2.8K@90Hz高刷高色域OLED屏。如何取舍就看你自己的實際需求了。
英特爾Arc獨顯筆記本什么時候上市
理論上,第一批采用Arc(銳炫)獨顯的機型4月份就會登陸市場,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少要等到4月下旬了。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首批機型肯定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這主要是因為其性能和目前主流的NVIDIA獨顯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比如A350M和A370M這兩款“3系入門卡”,性能還不及NVIDIA老舊的GTX 1650。另外,NVIDIA還頗有針對性地推出了比RTX 3050更低端的RTX 2050,定位在6000元價位機型上,目的很簡單,就是壓制Arc獨顯。
總體來看,Arc獨顯作為英特爾進軍獨顯市場的第二代產品,市場情況并不算樂觀,面對的挑戰很多——但這也是正常的,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而且是“有霸主長期統治的領域”,本來就是非常漫長和艱難的。

新款的非凡S3采用的是i5 1240P處理器,也就是針對高性能輕薄輕便本的酷睿P處理器,另外搭載LPDDR4x 4266內存,不會造成顯卡性能瓶頸。它還有一塊2.5K超清屏,且能升級第二根SSD,并有雷電4口和WiFi 6E無線網卡,重量還很輕(1.25kg)——這樣一款看點多的輕薄本才4499元,的確性價比很高。
遺憾點肯定是有的:該機號稱有三種顏色,但實際上如此低的價格,最終應該只有銀色款銷售(目前情況也的確如此)。而銀色鍵盤+白色鏤空背光,在弱光照的室內環境會反而看不清,這個問題也是S3一直存在的。當然,這不算大問題,不太影響使用,只是給人的視覺感受不太理想。總體來看,該機的購買價值還是不錯的。
戴爾的新款G15應該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它的配置是i7 12700H+2.5K 240Hz高刷屏+130W高功率3060,拼多多上價格只要7899元;另外還有一種FHD 165Hz屏款,拼多多上只要7288元。該機的功率釋放比較靠譜,散熱也還算不錯,品質質量層面也相對靠譜。
不過該機也有兩個遺憾點:1.機身太沉,太厚重;2.沒有第二個硬盤擴展位,僅有一根SSD插槽,無法擴容,只能替換。當然我們一直有個觀點:如果你不整理數據,不備份數據(到移動硬盤),硬盤容量再大也不夠用。所以,我們認為一般性的使用,512GB硬盤其實足夠了——即便你要玩大型3D游戲,也能裝好幾個了。
但是,如果你買筆記本是做視頻剪輯等專業應用,那么還是要慎重,因為一兩次視頻剪輯的素材容量就有可能超過500GB,即便有外接硬盤,倒騰來倒騰去也很麻煩。
所謂移動工作站,如今的定義已經比較寬泛了,只要搭載專業顯卡,就算是移動工作站(以往還要求是至強處理器)。落實到新款的戰99,8499元的款型搭載的是T600專業顯卡,這是一款“超級入門”的專業卡,性能很弱。另外受制于1.9kg的輕薄設計,戰99的處理器性能也并不能充分發揮。總體來看,這更像一款“結構性存在的入門輕量級移動工作站”,而它的存在價值似乎只有運行西門子NX。
這里稍作解釋:目前絕大部分設計類應用,都已能利用消費類顯卡進行加速了,所以入門級專業卡的存在價值就只有運行西門子NX了(西門子NX針對消費類顯卡設置了門檻,再高端的消費類顯卡運行都是“幻燈片”,不流暢,但哪怕是入門級專業顯卡也非常流暢)!但很顯然,建筑設計是不需要運行西門子NX的,所以同樣的價格,建議你購買一臺性能釋放充分的i7 12700H+RTX 3060游戲本(高性能本),比如華碩天選3,拼多多就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