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二娃
這次我們用畫筆和克隆繪制出三種閃電的動畫效果。
背景為黑色的星空,用白色畫筆繪制出隨機運動的線條,利用克隆和刪除克隆體表現出閃電出現和消失的效果。
第一種閃電是從固定點向鼠標方向延伸(圖1)。

將原始角色內的小貓刪除,只剩下透明底板。
設置4個變量,數量(控制同時出現的閃電線條數量,預設5,可以換成滑桿形式根據閃電效果隨時調整)、起始角度、結束角度(控制閃電的轉折方向,我們設置為-90度到90度之間)、步長(閃電每一次轉折之間的長度)。
自定義2個積木:克隆和畫線。
克隆積木,擦除全部,然后重復執行“數量”次克隆自己。
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執行“畫線”,畫線積木,重復執行直到到鼠標的距離小于步長,這樣可以避免線條在鼠標點附近堆積。面向鼠標指針,右轉從起始角度到結束角度中的隨機數,移動步長。最后要刪除此克隆體,否則閃電動畫只會重復300多次就無法繼續了。
當點擊綠旗,初始化數據,移動到起點位置,設置畫筆粗細為1,畫筆顏色為白色,畫筆透明度為50,重復執行克隆積木(圖2)。

第二種閃電,每次點擊鼠標就向小球位置發出5條閃電,在這里我們需要理解克隆體本身不是閃電,閃電只是空角色使用畫筆繪制的結果,繪制完成時角色就被刪除了,而繪制圖案留在舞臺上(圖3)。

繪制的原理和上一種類似,我們用變量XY找到鼠標的位置并設置為閃電起始的位置。然后向小球方向移動,移動過程中隨機變換角度及顏色,直到碰到小球停止(圖4)。

第三種閃電是在原地向四周不斷旋轉發射的閃電,我們就在中間的小球角色上繪制。將小球改為黑色(圖5)。

畫閃電的原理和剛才一致,由中心點向周圍輻射出去(圖6)。

用角色的圖章去不斷覆蓋之前繪制的線條,這樣利用虛像的特效就實現了閃電出現并消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