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8日,俄軍對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的圍攻接近尾聲,外界認為,該城可能在未來幾天內被俄軍徹底占領。這將是俄烏沖突爆發近兩個月以來,俄軍占領的第一座烏克蘭大城市。為何俄軍一直避免攻城戰?現代城市巷戰到底難在哪里?
作為烏克蘭在亞速海的最大港口,也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馬里烏波爾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的第一天,這座曾擁有40萬人口的城市就陷入戰火。
為何俄軍對馬里烏波爾的圍攻持續了近兩個月仍未能結束?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18日告訴記者,這背后可能有這些原因。首先,從這次俄烏沖突大的方面來看,俄羅斯用兵比較分散。本來俄軍總兵力相對不多,還要在烏克蘭“全面開花”,結果導致在一些戰線上沒有形成兵力優勢。其次,俄烏沖突爆發之初,馬里烏波爾已做好了充分的戰斗準備。這里不僅工事堅固,而且有大量作戰經驗豐富的“亞速營”武裝人員,許多烏軍都受到過西方軍事教官的嚴格培訓。另外,這里還有西方軍事人員為城市防御出謀劃策。
第三,俄軍火力準備不足,特別是空中打擊。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了42天,其中多國部隊連續進行了38天的空中打擊。而在此次俄烏沖突中,俄軍是空中地面同步推進,由于精確制導彈藥不足,同時必須顧及城內平民,俄軍空中打擊的力度不足,烏克蘭仍然有炮兵等重火力以及單兵反坦克武器,給俄軍以較大殺傷。
俄軍攻打馬里烏波爾之難,也給人以啟示,城市攻堅戰到底該怎么打?張學峰認為,首先要使用合適的武器裝備。傳統的坦克、裝甲車輛主要用于野戰,在城市中固然也能發揮重要作用,但畢竟它們不是為了城市攻堅發展的。受火炮俯仰角的限制,坦克無法打擊較高層的建筑或位于地下室的火力點,同時坦克側方、后方、上方的防護相對薄弱,如果在巷戰中遭遇攻擊,坦克往往有勁使不出。美軍為了反恐戰爭,專門發展了防地雷反伏擊車。因此城市攻堅戰也需要專業化的武器。這次俄烏沖突中,由于常規武器攻堅不利,俄羅斯不得不把240毫米迫擊炮調到前線用于城市攻堅。除了注重地面武器以外,這次俄烏沖突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微小型無人機發揮了巨大作用。張學峰表示,由于成本非常低,它們可以讓空中情報支援普及到小分隊。此外,還要使用合適的戰術,進行專門的巷戰訓練。此次俄烏沖突中,俄方不少坦克在城市內遭伏擊毀壞,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步兵和坦克協同欠佳,有時甚至是坦克孤軍深入。
(摘自《環球時報》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