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心空
九月的天空,是它的高度;一朵菊,走在一座城的前面,秋天的底蘊,是它的背景。
這帶著泥土芬芳的菊,城的理想,也是菊的理想。渴望陽光的普照,不懼風雨的磨煉,守護著這座城的花期。
用菊的神韻,打造城的歲月靜好,再把城的古老與月光的皎潔拼接在一起,放入街頭巷尾,與你我相照。
菊花叢中,可看見許穆夫人在吟哦,墨子在靜讀?
其實,一座城常常在一朵菊上站起。西風吹不走菊的忠誠,只鍛造了這座城的深邃與厚重。樸素的通許,借汴菊之光、開封之道、曹植之手,七步成詩。
借一只杯子,復活幾朵菊,那水就筑起一片河山。
歲月掛在杯沿上,吟茶人雙手端起了前朝的日月星辰。
這花與水的樂章,在你我唇邊招搖,那一縷菊香,為遠方游子留下回家的標記。
這綻放菊花的杯子,在交出茶之道、菊之韻的時候,也交出一千多年前汴京的詩與酒。
堆滿舌尖的溫柔。隱隱地,有宋史浮出,帶著開封的溫度,帶著通許的心跳,開始走南闖北。
這黃的紫的白的花朵,仿佛是我熟悉的親人,點亮秋天的燈盞,等我歸來。
菊的錦繡,洇透通許的身影,在綻放的九月,找到美的靈性。無論是劍型、鉤型或者針型的花瓣,都會與一抹夕陽相戀,構成通許亙古不變的秋色。
凝視一朵菊,與通許相對而坐,秋風穿透我的肌膚,有著絲綢的滑潤,并不覺得寒冷,這菊的骨頭已伸進我的血肉吧。
一只蝴蝶飛來,雙翅描述出九月的喜悅,映照著近處遠處的高樓剪影。誰在九月的通許街頭徘徊不定,誰又在腳步匆匆趕路回家?
重陽,會發給你一場邀約,遠方的客人,來通許看月光在蟲鳴里搖曳,或就菊飲酒,或賞菊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