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可 楊道玲


今年以來,元宇宙概念迅速在全球爆火。元宇宙是一種類似于現實世界的虛擬社會形態,當下其爆火既是技術進步、社會發展所形成的必然趨勢,也有疫情等偶然因素的助推。當前,我國與元宇宙相關的互聯網應用、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術研發等領域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元宇宙產業發展具有較好基礎。未來,需著重關注元宇宙發展所帶來的資本炒作風險、經濟秩序風險、社會治理風險及產業自主風險等四方面風險,建議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加強政策引導,有效應對社會治理沖擊,助力元宇宙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元宇宙的概念源起、內涵及發展動因
(一)元宇宙概念的產生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最早起源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描繪了用戶在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元宇宙)中以虛擬形象進行交流互動的情景。隨著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各國普遍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控、隔離政策,線上生活由原先的短時間例外狀態轉變為常態,帶來虛擬世界對現實世界中各種活動的模擬與日俱增。2020年4月,美國著名流行歌手特拉維斯·斯科特(Travis Scott)在游戲《堡壘之夜》中以虛擬形象舉辦線上演唱會,吸引了全球超1200萬玩家參與,全球頂級人工智能學術會議之一的自動控制與人工智能國際會議(ACAI)把2020年學術研討會安排在任天堂游戲《動物森友會》上舉行,進一步引發人們對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交互的關注。2021年3月,以在線游戲創作共享社區為主要業務的羅布樂思(Roblox)公司在紐交所上市,該公司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將元宇宙概念再度引入公眾視野,隨后元宇宙概念迅速爆火,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熱點。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將“臉書”(Facebook)公司名字改名為“元”(Meta),并宣布從社交媒體公司向元宇宙公司發展,隨之“元宇宙”概念的討論熱度達到了歷史峰值。百度指數顯示,國內元宇宙相關搜索熱度在2021年9月份陡然增加,截至12月底仍持續保持較高熱度。
(二)元宇宙的概念內涵與特征
目前,關于元宇宙最有代表性的定義是,“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又獨立于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映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世界。元宇宙基于區塊鏈、5G/6G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技術、VR/AR技術、3D技術等多種數字化技術,并疊加多種虛擬應用,以此創造出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人造虛擬空間,可承載用戶在其中進行社交娛樂、創作展示、購物消費等活動。元宇宙既不是單指游戲、社交、娛樂等應用場景,也不是單指支撐這些應用的技術體系,其關鍵特征在于社會屬性,即是一種類似于現實世界的虛擬社會形態,其包含持續性、實時性、兼容性、經濟屬性、可連接性、可創造性等特性,雖然表現形式是虛擬的,但實際上囊括了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內容,是進階版的數字社會(表1)。電影《頭號玩家》被認為是目前對元宇宙概念最接近的實現,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切換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在虛擬空間和時間所構成的“元宇宙”中學習、工作、交友購物、旅游等。
(三)當前元宇宙熱的動因
當前元宇宙概念突然爆火,既有技術進步、社會發展所形成的必然趨勢,也有疫情等偶然因素的助推。
第一,從技術突破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R/VR、5G通信、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浮現,已從孤立的單點突破逐步發展為協同共進,新技術相互交融的空間不斷拓展,支撐元宇宙實現的技術圖景逐漸清晰,為元宇宙概念提供了技術基礎。
第二,從商業模式看,隨著社交平臺、網購、短視頻、共享經濟等系列商業模式快速發展,網民數量增速觸頂,移動互聯網領域可供發掘的新商業賽道日漸稀缺,存量博弈日趨激烈,資本亟需發掘新的商業場景。當前元宇宙正處于發展早期,市場想象空間巨大,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創新企業,都紛紛入局以期卡位元宇宙這一新賽道。
第三,從社會需求看,互聯網、數字技術與產業歷經多年發展,現實社會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當前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在線娛樂、交友、辦公、購物等應用已得到充分發展,社會呼喚更為豐富多源的虛擬體驗。
第四,從爆火誘因看,全球新冠疫情暴發這一偶然因素是重要催化劑,加速了元宇宙概念的普及。在新冠疫情隔離政策下,線上辦公、在線授課、互聯網娛樂等數字化應用加速嵌入日常生活,社會生活迎來數字化水平的快速躍升。在當前社會對更高水平虛擬世界的需求呼喚下,元宇宙概念一經提出,便迅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熱寵。
二、國內元宇宙相關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元宇宙是一個極度開放、復雜、巨大的系統,它涵蓋了整個網絡空間以及眾多硬件設備和現實條件,是由多類型建設者共同構建的超大型數字應用生態。從構成元宇宙的產業鏈來看,元宇宙大體可分為體驗、發現、創作者經濟、空間計算、去中心化、人機互動和基礎設施等七個產業環節。從相關產業鏈環境的業務類別看,大致可分為互聯網應用、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術研發等三大領域。
通過抓取全國與上述領域相關的企業工商信息、注冊資本、知識產權信息等,對全國與元宇宙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分析。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與元宇宙相關的企業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從2018年新增注冊24.7萬家不斷提升至2020年的44.6萬家,2021年前11個月新增相關企業51.0萬家,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截至2021年11月,全國共有元宇宙相關產業企業195.3萬家,其中互聯網應用企業125.4萬家、數字基礎設施類企業36.7萬家、數字技術類企業33.2萬家(圖1)。分省份看,廣東、北京、江蘇的元宇宙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為42.8萬家、17.7萬家、13.0萬家。從企業規模看,相關企業仍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企業占比大76.3%,注冊資本大于1000萬元的企業占比僅9.7%,元宇宙相關企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企業規模較小的產業現狀同需要大企業集中發展的產業發展需求間仍有較大差距。從企業創新活力看,截至2021年11月,全國元宇宙相關企業共申請專利32.0萬件,較去年全年高出3.5萬件,創新活力快速提升。其中廣東、江蘇、北京的元宇宙相關企業分別申請了8.4萬件、4.3萬件、3.2萬件專利,位列前三名。
三、元宇宙產業發展可能帶來四大風險
(一)資本炒作風險
從技術發展方面看,當前“元宇宙”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也缺乏實際的產品支持。要想實現理想中元宇宙的各類應用場景落地并穩定運作,有賴于區塊鏈、人機交互、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成熟,但當前相關底層支撐技術尚處于探索與發展階段,距離元宇宙概念落地并實現常態化運作所需技術水平還相去甚遠,理想中的元宇宙短期內難以快速構建。當前,與區塊鏈概念興起之初一樣,資本力量相繼入場炒作,部分企業濫用元宇宙概念“畫餅”以獲得大量投資,或吸引散戶入駐以實現“割韭菜”。目前已有中青寶、天下秀等多家公司先后宣布涉足元宇宙概念,并借機快速推動股價上漲,其后在回復監管機構問詢時則快速改口,稱元宇宙對自身業務影響較小。甚至隨著元宇宙概念走熱,元宇宙“房產”交易也變得火爆,如在虛擬世界平臺DCL上,一塊總面積約565.8平方米的虛擬土地賣出了243萬美元的高價,約1552萬元人民幣,超出現實世界里很多大城市的住房價格。從拉升股價到減持套利,從概念炒作到資本操縱,雛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資本無序炒作帶來的風險正在累積。
(二)經濟秩序風險
元宇宙能夠實現的重要性基礎之一,就是擁有自身完備的經濟與貨幣系統。這一經濟系統既不是傳統的游戲幣,也不是基于各國法幣的電子銀行,而應是基于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元宇宙世界流通并具有現實經濟價值的通用數字貨幣。這些特性將致使元宇宙經濟系統對現實世界形成較大沖擊。從貨幣政策制定看,元宇宙世界的金融經濟現狀或將對現實社會的貨幣政策制定產生較大干擾,甚至危及貨幣政策自主權。如現實社會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元宇宙世界貨幣相對緊縮,則現實社會釋放的貨幣流動性或將被元宇宙世界吸收,從而抵消其政策效果。從跨境資本流動看,借助元宇宙貨幣的隱蔽性靈活性特征,資本完全可以通過本幣—元宇宙貨幣—外幣的渠道繞過現實社會的國際結算體系,對現有的資本流動監管及外匯管理體系產生較大沖擊。從經濟風險傳導看,元宇宙中的貨幣體系、經濟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虛擬貨幣實現和現實經濟的聯動。當元宇宙世界經濟系統發生震蕩、虛擬貨幣相對于現實貨幣出現巨幅價值波動時,經濟風險會從虛擬世界傳導至現實世界,引發現實世界的經濟危機。
(三)社會治理風險
“元宇宙”是現實物理世界在數字虛擬世界的延伸與拓展,兩者間不同的社會架構、行為模式、價值判斷等都可能對現有政治結構、社會體系和人類生存模式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立法執法層面,如何妥善應對虛擬社會產生的重大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挑戰,有效監管處置平臺壟斷、稅收征管、監管審查、數據安全等社會問題,將長期成為未來政府在元宇宙社會治理上的必答題。在公共安全層面,元宇宙參與者若利用虛擬身份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因其速度快、身份隱匿性強等特點,更易導致監管者在預防和查處方面的難度加大。更有甚者,倘若虛擬世界的價值理念、運轉規則和現實世界出現明顯分化甚至是異化、對立,則使得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人對現實世界產生不滿、憎恨、仇視等負面情緒,或將對現實社會的安全穩定帶來嚴峻挑戰。在隱私與數據安全層面,海量的個體隱私數據是支撐元宇宙持續運轉的底層資源,但海量集中的用戶敏感數據,將不可避免地帶來用戶數據泄露風險。目前全球已出現多起新興科技風險事件,如穿戴設備或云計算存儲資料遭黑客入侵、平臺廠商隱私大數據濫用、虛擬貨幣盜失、使用人工智能制作假新聞等,元宇宙世界的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或將更為嚴峻。
(四)產業自主風險
元宇宙平臺建設的資金、技術、人才門檻極高,多數企業難以參與其中,只有少數頭部企業能入局。元宇宙產業具有很強的“馬太效應”,在激烈競爭下,具備科研與資本積累優勢的頭部公司更易占得先機,取得壟斷優勢。不同于游戲、網購等單項應用場景,元宇宙的一個鮮明特征是不同生態系統和不同應用場景間的互聯互通,這就需要像互聯網那樣通過一系列標準和協議來定義元宇宙,率先入局的產業,以及制定元宇宙協議標準的企業,無疑將獲取定義元宇宙世界規則的話語權,形成“技術霸權”。當前我國在芯片設計制造、移動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底層架構性技術相較國際一流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若放任技術與產業差距持續擴大,則將來在全球元宇宙互聯互通時,我國或將在技術授權、行業標準、底層協議等方面面臨一系列歧視性門檻與要求,有產業喪失自主能力、發展受制于人的風險。
四、推進元宇宙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當下元宇宙仍是新生事物,在帶來發展與變革機遇的同時,也形成了諸多風險挑戰。本文認為,對待元宇宙,既不能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更不能因噎廢食、一禁了之。應當理性看待元宇宙熱潮,堅持包容審慎原則,強化政策引導,鼓勵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冷靜應對風險挑戰,推動元宇宙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要以開放發展眼光看待元宇宙,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實現元宇宙落地應用仍需補齊基礎技術的短板。要遵循產業和科技發展規律,腳踏實地、筑牢根基、前瞻布局,增強技術創新力,提升技術成熟度。推動相關領域企業開展技術、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等行業標準的探索與研究,積極參與制定全球性的元宇宙標準,率先搶占元宇宙產業發展話語權。
二要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遏制過度炒作。堅持全方面、正確地認識元宇宙,理性看待資本大量涌入,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身研發創新,研究確立產業發展指導方案。同時要充分認識目前元宇宙市場的泡沫風險,避免因蹭熱點而深陷資產陷阱,堅決打擊披著元宇宙外皮的套路騙局,營造健康理性的市場氛圍。
三是加快開展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儲備,積極應對元宇宙落地對經濟秩序和社會治理的沖擊。面對元宇宙所帶來的虛擬社會治理難題,積極開展超前研究,綜合考慮經濟、安全、隱私等問題,總結提煉在網絡平臺發展過程中的治理經驗,前瞻性思考平臺壟斷、稅收征管、監管審查、數據安全、社會規范等一系列潛在問題,提早細化完善元宇宙相關立法、執法、監督等治理手段。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