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摘 要:針對職業學校開展品格教育的意義和現狀,本文就職業學校開展品格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針對性舉措,以期探索更為可行的完善與提升中職生品格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品格教育;品格塑造;中職生品格
當前教育改革實踐中,實現“立德樹人”是教育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教育和提升學生品格素質是一項最為緊迫的戰略任務,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重點工作內容。2014年教育部再次提出“將組織研究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品格教育成為學校、地區和國家培養學生形成社會核心道德價值的重要手段。我們就職業學校開展品格教育的現狀進行探索與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職業學校開展品格教育的意義
(一)國家培養人才的首要關注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必須重視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并圍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了深刻闡述,同時明確要求“要在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上下功夫”,為新時代教育和培養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引導學生成為擁有大愛、大德、大情懷健全人格的人才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指引。
(二)三全育人的積極引領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以樹立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弘揚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與質量為關鍵,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與品格教育滲透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中,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中職生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中職生品格教育為社會培養國家技術工匠、社會發展棟梁、明日的公民與領袖,因而品格塑造對中職生的個人、家庭、學校、企業,乃至整個國家、國際社會,都有無可言喻的重要性。近幾年新聞頻頻報道學生自殺、校園欺凌等案例,除了社會環境影響和家庭教育影響等外界因素,也折射出學校品格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另外還出現了成績好、技能較佳的中職畢業生就業后無法適應工作和環境的情況,心理承受力差、不善人際交往、禮儀文化觀念缺失等現實問題已然成為了當前不少中職畢業生的通病。究其原因,迫切需將品格教育全面滲透在中職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建設一套系統完整的品格教育體系對學生進行幫助和干預,積極創造育人為本的學校制度和校園生態文明氛圍,讓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實現品格素質養成。
二、職業學校開展品格教育現狀
目前國內外已有針對學齡前的早教和中小學品格教育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及針對學生團體合作等職業素養提升問題和對策的研究,以此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養成。對中職生品格教育的研究和資源建設比較少。近年來的研究多以中職生心理危機干預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主,但對中職生群體干預和品格塑造研究比較少,影響了品格教育和德育工作系統的完善和推進。
(一)品格教育方案不完善
品格教育在中職生德育體系和“三全育人”要求中已明確了其重要性,但針對品格教育方案的研究與建設、以及相配套資源的建設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導致職業學校在開展品格教育的過程中,受制于沒有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資源,只能依賴和參照原有德育工作方案開展活動,缺乏對中職生感恩尊重愛教育、尊重生命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職業發展規劃教育的引導和教育。因此,品格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效果,甚至很多職業學校沒有將品格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養成中,難以滿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中職生品格的養成與塑造。
(二)品格教育資源建設不足
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和品格教育活動等各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資金配套支持,而中職學校資金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對開展品格教育所需的投入往往不足,導致品格教育活動開展的師資不足、內容與實際需求不大相符、層次不高、活動形式單一、活動配套嚴重缺乏的情況,嚴重影響品格教育的正常開展和效果,無法滿足中職生品格塑造和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三)品格教育滲透力有待加強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雖然采用了各種教學資源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專業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掌握了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基本的溝通與合作等職業素養,但因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抗壓力較弱、對未來發展迷茫和缺乏勇氣擔當等,非常不利于學生適應新環境,也無法靈活應對工作中的變化。因此就出現了哪怕學業成績好技能佳,一旦遇到問題、碰了釘子也很容易退縮和不知變通,這不但影響工作效率,還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嚴重的會出現了心理問題等惡性循環。
基于調研和分析,只有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輔以系統完善的品格教育如感恩尊重愛教育、尊重生命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職業發展規劃教育,創造機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參與、體驗與磨煉圍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品格素質養成,才能讓學生成為品格完整的職業人。
三、完善中職生品格教育的對策
(一)解決中職生品格教育方案問題
準確把握中職生現有突出問題,培養符合國家社會和企業需求,結合中職生自身發展特點及需求的出發點,編制品格教育目標和構建品格教育方案。創設“熏習體悟”中職生品格素質養成系統: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思想提出,促進健全學生人格發展,將品格教育貫穿與滲透到整個中職階段的教育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專業學習、崗位適應和職業體驗的過程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熏習體悟”是指環境和學習內容熏陶、自主學習和他人影響習得、實踐體驗與品格養成覺悟。
(二)解決中職學校品格教育資源的建設問題
開發與品格教育相匹配的資源,并給予實施應用詳細建議,建設形成包含有感恩尊重愛教育、尊重生命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職業發展規劃教育五大主題中職生品格教育的實施,采用學生團輔、主題班會、課堂滲透等形式實現品格教育,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度和自主學習能力,實踐體驗與互動交流,有效、持續、全過程地將品格教育貫穿于中職生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發展。
(三)解決中職學校品格教育主題團輔活動實施問題
基于品格教育活動與資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積極轉化學生。采用主題式品格教育體驗的課堂滲透:學生在體驗和互動環節中接受熏陶和體悟自我管理、懂得感恩尊重懂得付出愛、尊重生命、具備責任與擔當,并學會把握機會自我發展等自主人生規劃,真正成長為社會所需、企業喜歡、崗位契合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提高就業率和就業穩定率,提升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郭樹英.加強中職學校學生品德教育的探究.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2] 徐鴻洲、何春梅.基于葉圣陶"習慣教育"思想的中職生養成教育研究價值分析.中國農村教育,2019年第4期
[3] 張群英.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蘇州大學,2010年第6期
[4] 桑青松.團體輔導對職業中學學生網絡文化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中國校醫,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