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月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北京 102600)
窩溝封閉術是一種預防窩溝齲的有效方式,隨著各種材料的不斷研發,窩溝封閉術的應用效果越來越好。但是由于低齡兒童的自控力較差,而且容易產生唾液,所以不能實現很好的隔濕效果,繼而影響到窩溝封閉術的使用效果。通過使用酸蝕技術能夠提高窩溝封閉術的應用效果,另外,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不同酸蝕方式將會存在不同的應用效果。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在臨床中都有過運用,為了區分這兩種粘結劑在低齡兒童窩溝封閉術中的應用效果,本文對兩種粘結劑的應用價值進行對比分析。
選擇醫院兒童口腔門診中符合要求的98名低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年齡在3到5歲之間,且其4顆第二乳磨牙完全萌出,實驗中一共需要研究392顆第二乳磨牙。98名患者中平均年齡在3.6歲,其中男生42例,女生56例。將392顆牙齒平均分為兩組,每組196顆第二乳磨牙,兩組中的年齡和性別方面無統計學意義(>0.05)。選擇的98名患者納入標準:每位患者滿足窩溝封閉術適應證;患者的牙齒發育良好;四顆第二乳磨牙完全萌出;患者沒有出現齲壞、咬合情況正常,且其窩溝比較深;患者及其家長對治療知情同意,并能按時復診。
實驗過程中需要的主要材料有全酸蝕粘結劑、自酸蝕粘結劑、窩溝封閉劑等。實驗過程需要的主要儀器有光固化機、齲齒診斷儀、掃描電鏡、顯微鏡等。
每名患者隨機選擇一側的上、下磨牙使用自酸蝕粘結劑完成窩溝封閉術,另外一側使用全酸蝕粘結劑完成窩溝封閉術,分別稱為自酸蝕組和全酸蝕組。從而實現應用價值對比分析。
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兩種不同粘結劑進行臨床試驗,這兩種手術的操作方式大致相同,自酸蝕組操作方式如下:
(1)首先對牙齒表面進行清潔,通過使用毛刷和清潔劑進行清洗,需要將窩溝齲內殘余清潔劑清洗干凈為止,然后吹干即可;
(2)再在牙齒上涂抹自酸蝕粘結劑,需要均勻的涂抹一層薄層,然后使用光固化燈光照25 s即可,還需要涂抹封閉劑,再進行45 s的光固化;
(3)粘結劑涂抹完成之后,為了保證其在窩溝封閉術中的應用效果,需要使用探針進行全面檢查,看是否存在氣泡、粘接情況,是否存在對于的封閉材料等,還需要檢測窩溝有沒有全部封閉等情況,當發現存在問題時,應進行及時的調整措施。
全酸蝕組的操作方式與自酸蝕操作方式大致相同,區別在于在涂抹全酸蝕粘結劑時需要酸蝕60 s。然后將其沖洗干燥之后再使用封閉劑。
兒童窩溝封閉術完成之后,需要患者進行定期復查,本實驗中需要患者在術后3個月、6個月、1年和2年進行復查,檢查患者窩溝的治療情況,如果發現患者存在齲牙,并對其進行填充治療,或者出現其他問題,也需要對其進處理,然后繼續進行后續觀察、復查。
1.5.1 封閉劑保留率
對每位患者進行檢查,如果窩溝、點隙等部位的封閉劑沒有出現任何脫落,或者存在部分脫落(部分脫落就是封閉劑保留≥2/3),則表明封閉劑保留成功,反之,出現封閉劑完全脫落或者保留部分<2/3,則表面保留失敗。封閉劑保留率就是保留成功的牙齒數量除以總牙顆數。
使用不同的粘結劑應用到窩溝封閉術中齲病發生率也會存在區別,判斷是否存在齲病的標準有:牙齒出現白堊色或者褐色,探針能夠插入到窩溝中;齲齒指示劑染色;患者出現冷熱刺痛感;封閉劑邊緣變黑或者釉質變軟;X線片觀察之后存在放射線透射區。存在上述任何一條即判斷該顆牙齒患有齲病。齲病發生率即為患齲牙齒數量除以牙齒總數。
分別在兩組中隨機選擇12顆牙齒作為微滲漏的試樣,將試樣放到常溫水浴1 d之后,再將其放入5℃和55℃進行水浴,且將該水浴過程循環100次,需要停留30 s之后將試樣放到另外一個溫度中。然后將試樣進行染料浸染、切片等一系列操作。最后通過使用顯微鏡對試樣進行微滲漏觀測,微滲漏率即為微滲漏深度除以窩溝封閉劑滲入窩溝的深度。
實驗過程結束之后的數據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封閉劑保留率和齲病發生率使用進行檢測,微滲漏率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當>0.05時,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反之則有統計學意義。
窩溝封閉術完成之后,患者在不同時間段內進行復查,由于選擇的病例比較穩定,所以所有患者都如期復查。自酸蝕粘結劑組和全酸蝕粘結劑組的封閉劑保留率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全酸蝕粘結劑的封閉劑保留率均高于自酸蝕粘結劑,而且當患者復診時間不斷延長時,全酸蝕粘結劑組的保留率明顯高于另外一組。且當時間不斷延長之后,兩組的保留率趨勢均有所降低。使用統計學分析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3個月和6個月時,兩組之間的封閉劑保存率差異比較無顯著性差異(>0.05),而復查時間為1年和2年時,兩組之間的封閉劑保存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0.05)。可見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相比,全酸蝕粘結劑有利于提高封閉劑保存率。

表1 兩組的封閉劑保留率比較結果Tab.1 Comparison of retention rate of the blocking ag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經過4個時間段對患者進行復診之后,檢查其齲病發生率,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當3個月進行復查時,所有檢查患者中并沒有出現齲病,即其齲病發生率為0%,但是當6個月復查時,自酸蝕粘結劑組中出現了一顆齲病牙,全酸蝕組中沒有出現齲病,1年和2年進行復查時,兩組之間都有患者出現了齲病,且自酸蝕組出現的齲病明顯高于全酸蝕組,且兩組之間齲病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所以,相比于自酸蝕粘結劑,全酸蝕粘結劑能夠降低患者齲病發生率。

表2 兩組的齲病發生率比較結果Tab.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低齡兒童窩溝封閉術完成之后,使用不同的粘結劑,其微滲漏情況也會存在差別。通過實驗之后,獲得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的微滲漏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以明顯看出,自酸蝕粘結劑的微滲漏率明顯高于全酸蝕粘結劑,經過統計學分析之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分析(<0.05)。從而可以得出,相比于自酸蝕粘結劑,全酸蝕粘結劑能夠提高窩溝封閉術的密合度,明顯降低微滲漏情況,有利于避免代謝產物進入封閉劑中。

表3 兩組的微滲漏程度比較結果Tab.3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microleak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為了能夠準確分析兩種不同粘結劑的應用效果,本文還使用掃描電鏡對窩溝封閉劑粘接界面進行觀察,兩組的觀察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全酸蝕粘結劑的界面具有良好的結合程度,基本上沒有出現縫隙,另外,可以看出形成的樹突密集,比較粗大。而圖2中使用自酸蝕粘結劑中,沒有明顯觀察到樹突,還可以看出粘接界面存在比較大的縫隙。

圖1 全酸蝕粘結劑組的SEMFig.1 SEM of full-etching adhesive group

圖2 自酸蝕粘結劑組的SEMFig.2 SEM of self-etching adhesive group
在兒童中第一恒磨牙剛開始長出之時,由于其磨耗少,表面存在窩溝,殘渣容易進去導致齲菌聚集,另外,低齡兒童的恒牙鈣化比較低、存在無機質物質,其抗酸能力比較差,所以低齡兒童就容易出現窩溝齲。有研究表明,在低齡兒童中容易患有點隙裂溝齲,且在3歲時,其發生齲病的概率就達到30%以上,而且出現齲病之后會在比較快的時間內影響周圍健康牙齒,所以為了對兒童齲病進行治療,不僅需要治療齲病,抑制其發展,還需要對其他健康牙齒進行保護。發展至今,對于防齲的方式比較多,比如:早晚刷牙、窩溝封閉防齲和定期涂抹氟物質防齲等,其中窩溝封閉防齲屬于一種無損傷防齲方式,并且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窩溝封閉術防齲。經過多次不斷的臨床試驗和研究,窩溝封閉術防齲能夠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齲病的發生頻率。在窩溝封閉術中,由于使用不同的酸蝕粘結劑,手術的治療效果也會存在差別,并且該因素是影響手術療效的重要因素。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磷酸酸蝕是一種常見的方式,也是首選的治療方案,但是這種方式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進行使用操作將會比較復雜,而且隔濕困難,加之低齡兒童的配合度比較低,所以在手術過程中將會增加唾液污染的可能性,繼而會影響到窩溝封閉術的封閉效果、封閉劑保存率和齲齒發生率等。通過分析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在窩溝封閉術中的應用價值對比。判斷窩溝封閉術的治療效果可以從封閉劑保留率、齲病發生率和滲漏情況等指標進行分析,這3個指標對自酸蝕和全酸蝕粘結劑的應用價值進行對比。
通過分析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這兩種牙面酸蝕處理方式應用于窩溝封閉術中的封閉劑保留率可知,在其他處理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使用全酸蝕粘結劑能夠明顯提高封閉劑保留率,而且當復查時間為1年和2年時,全酸蝕和自酸蝕這兩組的封閉劑保留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0.05),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污染牙面造成封閉劑保存率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提高窩溝封閉的成功率,有必要對唾液污染進行控制。相比于自酸蝕粘結劑,使用全酸蝕粘結劑不僅能夠提高封閉劑保留率,而且由于使用全酸蝕粘結劑過程中不需要進行獨立酸蝕環節,所以能夠簡化臨床操作。
全酸蝕粘結劑在封閉劑保存率上更優于自酸蝕粘結劑,由于其封閉效果更好,能夠避免殘渣等雜質進入到封閉劑下面,所以從理論上說明能夠降低兒童齲病的發生。通過上文的實驗結果可知,相比于自酸蝕粘結劑,使用全酸蝕粘結劑之后,術后6個月的時間都沒有出現齲病,而使用自酸蝕粘結劑在6個月時就出現了齲病,而且當復診時間不斷增長時,使用自酸蝕粘結劑的實驗中出現齲病的情況明顯多于全酸蝕粘結劑。因此,不管從理論上講,還是通過實驗分析,在兒童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全酸蝕粘結劑進行酸蝕,能夠明顯降低兒童齲病的發生。
從窩溝封閉術的微滲漏情況進行分析。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全酸蝕粘結劑,操作過程中需要對酸蝕處理之后進行反復沖洗,其中操作步驟比較多,所以就會使得手術過程過于復雜,而且由于低齡兒童自控能力不強,所以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受到唾液污染而造成封閉劑保存率低。自酸蝕粘結劑的應用是將偶聯劑和酸性功能成分混合在一起,由于其中存在酸性成分會使得牙本質表面脫礦,還會形成樹突,使得偶聯劑和脫礦同時進行,這就可以省略酸蝕步驟。從上文的實驗結果中可知使用全酸蝕粘結劑的微滲漏情況優于自酸蝕粘結劑組,通過對圖1和圖2的觀察,雖然自酸蝕粘結劑組能夠簡化操作,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釉質和封閉劑的界面存在明顯縫隙,且沒有明顯觀察到樹突,所以也會造成封閉效果比較差。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自酸蝕粘結劑使用弱酸,還不足以完全酸蝕釉質,會阻礙封閉劑滲入到其中,導致微滲漏情況增加。而全酸蝕組中存在密集的樹突,且幾乎沒有出現縫隙。因為全酸蝕組的微滲漏情況很小,所以也能夠說明使用全酸蝕粘結劑不容易使得口腔中殘留物質進入到封閉劑中,能夠降低齲病的發生概率,另外,還有利于提高封閉劑保留率。
綜上所述,低齡兒童窩溝封閉術中使用自酸蝕粘結劑和全酸蝕粘結劑存在不同的應用價值。自酸蝕粘結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簡化操作,但是其封閉劑保存率比全酸蝕粘結劑組的低,而且自酸蝕組的齲病發生率更高,微滲漏情況更加嚴重,所以窩溝封閉術中全酸蝕粘結劑的應用價值更大,在窩溝封閉術中使用全酸蝕粘結劑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