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
(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經濟得以飛速發展,人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質的飛躍,同時對文化產業所賦予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大幅提升。隨著大量優秀影片的上映,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進影城,去體驗震撼的視覺以及聽覺的盛宴。
主題商業街的興起,使得人們對商業空間的需求以及消費習慣也在不斷改變,影城因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往在設計上沿用單一的動線形式、拼湊復雜的造型和舶來主義,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所以怎樣使影城既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又可以使其符合現代人的消費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汲取主題商業街的特色作為影城的設計理念,將主題街區模式對影城的影響注入到設計中去,這并不是將現有的商業模式簡單拼搭或單純照搬,而是需要設計者開拓新的創意思路、發掘新的運營模式,將本無關聯的兩種業態有機的結合。從使用功能、人流動線、裝飾風格、色彩搭配、材質選擇、軟裝配飾等方面,運用設計手段對影城進行創新設計,多元化的體現文化產業與商業氣息融合的魅力,在促進經濟消費的同時,也可以對電影文化進行良好的傳承。
人們對影視文化產業以及物質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消費者群體對于在影城觀影以及體驗消費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傳統影城陳舊的設計理念以及運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喜歡個性,追求特色的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開創觀影空間與商業體驗融合的創新設計勢在必行。
本文通過對當下傳統模式的影城設計同新型影城與主題商業街的融合設計進行比對,以新型融合商業的觀影空間對于影城的作用以及所能提升的商業價值為突破點進行剖析。文中所提案例突破性的將原觀影走廊的盡端打開與大商業購物中心相連,把原影廳下部庫房規劃為小商鋪,并汲取大商業成熟的環形動線,將商鋪布局在動線的兩側,形成一個依附在大商業主動線上的小型主題商業街,使影城原本單一的人流動線與大商業進行無縫銜接。同時強調避免盲目的追求形式主義,拒絕照抄照搬現有的主題商業街模式,明確影城設計的核心主體以及個性化需求,從空間的布局與動線、造型、材質、色彩以及軟裝配飾和其他配套設施等方面著手,且秉持著可持續化發展的理念進行立體分析,使新一代影城具有獨特的文化與商業內涵,為創造優質的新型觀影空間奠定堅實的基礎。
1.1.1 新型的觀影與商業體驗
在經濟和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下,各種大小規模的影城如同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傳統的影城設計里,大多數的觀影人只是被動、單一的接受電影本身所帶來的感受,而在影城環境中獲取到的感官感受卻是極其受限的。因此從影城空間的特色出發,創造新型融合商業的觀影空間,使其脫穎而出,成為新生的發展方向。
1.1.2 提升空間品質
影城空間裝飾設計的形態及元素決定了該空間的形象,巧妙的運用,有助于空間品質的提升,建立具有特色的觀影及其配套空間形象。
1.2.1 刺激商業消費
以往千篇一律的影城空間已無法調動起人們前往現場觀影的興趣,融合特色的主題商業設計理念,不僅能增強人們對觀影的渴望,同時也可滿足現代人對于消費的需求,易于在同類型的空間中脫穎而出,引人關注并前來消費。伴隨體驗經濟的到來,對影城空間的要求從單純觀影轉化為可以滿足現代人生活的體驗,以特色街區作為主題,匯聚客流,增加沉浸式的空間體驗之新奇感受,成為網紅打卡圣地,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1.2.2 增加影城的收入
傳統影城的收入主要由票房、小食賣品、電影周邊衍生品、廣告位租賃等組成,比較模式化,利潤有限。更由于2020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及持續,致使全國的影院行業都受到了重創,遲遲不能復工的影城基本0收入,背負著巨大的運營壓力。隨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影院正在逐步恢復運營,增加主題商業街區的設計手法可為影城額外提升自營商品收入或者攤位租賃費用,起到幫助改善運營狀況的作用。
當確定在影城空間的設計上運用主題商業街作為設計理念的同時,就應明確不可盲目的引用現有主題街的模式去拼湊,不能只借鑒形式上的表現,要極力反對直接的照搬與模仿,力求合理借鑒。
目前大多數空間設計仍存在簡單的復制或是挪用固有模式的情況,缺乏創新,避免盲目追求形式主義。
2.2.1 使用功能的保證
雖然影城增加商業街元素是一個創新式的概念,但是絕不能丟失影城原有的核心功能,要在保證影城正常運營的前提下適當的引入主題商業街元素。
2.2.2 個性化要求
適當將當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到影城的設計中,分析并提煉出影城與現代商業設計共有的特點,融合而不突兀,才能更好的對抗影城設計的趨同化和平庸化,只有具備獨特的個性風格,才能保持設計的長久性和持續性。
現代的影城空間設計,憑借價值而言,必然要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策略。從設計上探索實踐,從生活上尋求藝術,從科學上提取經驗,從而形成前衛的設計理念。
污染問題為室內裝飾設計行業的頑疾,在材料的選用上大力提倡環境保護,杜絕使用污染嚴重的材料,秉承安全性、健康性、耐用性、美觀性、可持續性的設計理念,努力實現綠色設計,為“綠色建筑”貢獻一分力量。
傳統的影城空間布局在形式上已趨于模塊化,設計風格上也幾近相同,缺乏自身的特點。在設計上打破傳統,針對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民風習俗、受眾群體等進行分析,通過新的構成手法將商業氛圍加以融合,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3.1.1 空間布局與動線
在以往的影城規劃設計中,一直延續著單一的動線模式(圖1),觀影人從連通口進入影城大堂、取票、購買賣品、候場、檢票進場、觀影、離場,商業氛圍被大幅的削弱,枯燥單一的運營模式難以滿足現代人的消費觀以及互動式的體驗感。

圖1 原影城人流動線
汲取大商業購物中心環形動線的成功經驗,回旋形成回路,將商鋪布局在動線的兩側,消費者可以沿環路經過所有的商鋪,環形動線延展性長、洄游性好,店鋪展示性提高(圖2)。

圖2 商業空間的環形動線
突破性的將原觀影走廊的盡端打開與大商業相連,將原影廳下部庫房規劃為店鋪,形成一個依附在大商業主動線上的小型主題商業街,使其原本單一的人流動線能與大商業進行有機的結合。傳統的影城業態均為“獨立式”大堂,引流方式較為單一,將創新型影城大堂與大商業設置在同一防火分區內,呈現出一個與大商業共用的大堂空間,對整個商業以及影城都能起到增加客流量,促進消費的作用,同時對影城的租賃費用也起到了節流的作用。
環形動線好比將單動線模式進行首尾相連,形成以影廳為核心的商鋪體量,讓人們在前來觀影的同時可以看到更多的業態、瀏覽更多的商品,也可以與購物中心進行無縫鏈接,使商業氛圍更加濃厚。我們在影城的主題街內可增加關聯模式,例如在兒童廳附近可增加石膏彩繪DIY、樂高積木、彩泥樂園等小型商鋪;在情侶廳附近可增加手模制作、現制棉花糖、奶茶店等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產品,以加強互動式和沉浸式的交互體驗。
3.1.2 空間造型與形式
影城的主題商業街,整體風格上的設計可根據當地的民風民俗、建筑特色、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影主題元素、現代科技元素、或借鑒其他主題商業街的特色進行設計,同時將小商鋪做到“一店一色”增加辨識度[1]。
裝飾設計無論是造型還是材料的運用,都離不開色彩與材質的輔助功能[2]。恰到好處的運用可使其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并且可以體現出濃厚的時代氣息。它們的運用與大自然以及現代科技密切相關,且應該注重功能性、時代性、超前性,注重經濟、實用以及聯想性、象征性等問題[3]。
材料材質的良好運用能凸顯出材質的美感,而想要通過材質在裝飾設計中呈現出的藝術效果,首先要清楚各種材質需要運用到何種空間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4]。而色彩的運用在裝飾設計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關系到整個空間設計的成敗。色彩的運用與設計的風格、內容、情調有著重要的聯系[5]。應該考慮的是怎樣使各種色彩配才能合理得當,使整個空間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建立設計空間的統一基調。
配套設施以及軟裝配飾可謂是商業空間的點睛之筆,在具備一定的使用功能的同時也可作為藝術品來呈現給世人,根據不同類型的空間形態,將相應的元素套用到配套設施以及軟裝配飾上,創造具有觀賞價值的陳設[6]。
例如增加景觀綠植、微型池塘水景、增設網紅打卡區、卡通玩偶、雕塑、民族特色裝飾、小品配飾來提升品質感,增設激光互動投影設備、娛樂互動裝置、時下流行的彈幕互動屏等裝置配合商業品質升級,增強互動感,同時可提升商業及科技氛圍。
總之,布局、造型、材質、色彩、配置等作為設計的基本要素,將影城與主題商業街有機的結合,塑造出高品質的具有人文關懷、商業氛圍濃厚的觀影場景。這些要素之間相互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構成了以商業街為主題的新型影城空間。
將特色主題商業街融入到影城空間的設計,需要在滿足空間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充分體現符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慣是設計的重要方向。別具一格的創新業態在當今的商業模式下顯得尤為珍貴,獨特性與實用性相輔相成,內涵豐富。
設計可從地理條件、文化傳統、習俗以及建筑本身的特點出發,都可以能成為新型影城設計的靈感源泉,同時對商業環境的藝術性進行研究與分析,運用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對商業空間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從而提成新型影城空間的特殊文化以及商業品質。
本文針對影城空間與主題商業街融合的創新設計進行了分析,雖突破性的提出了動線調整以及運營模式改變等構想,但缺乏更為詳細的設計和調研例證,研究中也存在許多的紕漏,這些不足之處有待在今后的設計及研發中進一步完善補充。